地坛公园

标签:
北京地坛公园雍和宫国子监 |
分类: 时事杂谈 |
比起天坛来,地坛不论其规模还是建筑层次,那还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2016年1月11日,当跨进地坛公园的第一步,就产生生了这种感觉,虽然之前在网上看过有心理准备;当然“天地”之间的差别还不仅仅是规模和建筑上,地坛核心区域也就是年票之外另收五元才能进去的“坛子内”,半个多小时就我一人转来转去还挺慎人的。
我们的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天坛占地170多公顷,而地坛只有30多公顷,宇宙也就是天远远比地球大,天意的力量无穷,因此皇帝才被称作天子。当然,天地阴阳合一,敬天也需要敬地,古代叫祭。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冬夏属于“两极”,而冬至和夏至这两天,分别是明清皇帝到天坛和地坛祭天、祭地的良辰吉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对于天地的敬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条轴线一直延续至今,只是有些祭祀活动在民间进行。
地坛和天坛一样,新中国成立后都多加了“公园”二字,平时除了参观的游客外,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寒冷的冬天,地坛公园内一拨又一拨唱歌跳舞热情不减;在北墙下面还有几十位老人,晒着太阳,拿着播放器,在颂唱一首叫不上名字来的佛歌,显得那么沉迷,没那么投入,也那么幸福。
有天有地,等于生命有了水和粮食;只是并与皇帝的祭祀祈祷无关。大清朝已经去了一百多年,而这片土地上的水稻不也亩产早过了千斤了吗。
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是求得风调雨顺的最好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