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评论和纸条

(2011-03-27 11:21:41)
标签:

博客

评论

纸条

作者:就这样吧

分类: 博来博去

                      说说评论和纸条

 

    开博才知道,博客界面的主要功能有评论和纸条,感觉很有意思,为增强博客吸引力,方便博主们带来了很大益处。上午休息有点时间,想来赞美一下。

    评论,这个只在报纸相当位置且用楷体加以区别的文章,在电视对重点要闻以示重视本台的掷地有声,没想到也普惠到了博客,走进了大众,每人也可随时随地当个评论员了。自己的博文发表之后,关注评论,大概犹如男士关注自己的手表准不准,女士关注出门带上没带上化妆品,孩子关注商店又上没上新玩具。看到评论有提示甚至有几十,会急忙打开,在头像纷呈中,从内容最多开始依次递看,最后剩下只是“灌水”。最让被评论者感动或者印象最深的,除了有度、有理、有节的赞誉外,莫过于发现了常规或常识性的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在这个自由“国度”。看者别大惊小怪,但一定要提示,这为诤友;博主也应倍加珍惜,感谢之至,这为大度。当一个评论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能做到对你最喜欢的文章,用心读一遍,写几句感受足够;对你兴趣一般的文章,能看懂明白来龙去脉,有些艺术地鼓励一番足够;对你不经意之间遇到的没感觉的文章,既来之留下了足迹,也要浏览之留个“想头”,看看里面的骨架和与题目关联的内容,哪怕灌点水也解渴。可不要认为只有留下“东西”才是好的评论者,因为深夜不打搅他人,只能用眼不能用手,只能鼠标贴图不变敲击键盘,也都是你忠实的博友和评论者。来者都是客,别忘了来一尺还一丈。以上仅说一般情况下,有特别的另当别论。有很多博友访问量几十几百万,一个小时的评论,他一天也没法回复回访完。这类情况最好办,因为大家喜欢他的博文,也就根本不在乎他是否回复和回访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但我曾经注意过,一名人气很火、文章非常有思想者,对于他人的善意点评和不同观点很不耐烦,甚至如街道泼妇大骂出手,以至很多朋友干脆“匿名”发言,到了这个份上,再好的文章也一钱不值,“道德文章天下事”。评论这个栏目的特点是:当好评论者难,评论者当好了被评论者有负担。

    纸条,只知道小学时候男女之间的羞怯联系之物,没曾想博客界面也有,是复古还是进步?说进步也对,因为他是方便实用诚信的使者;说复古也对,因为自有人类就有情缘连接的纽带。看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纸条的功能会一直延续下去。纸条和评论相比,具有隐私性功能,也就是只有双方才能看到。其用量感觉比评论少之又少。正因为具有隐私性才少,正因为少才显得它的重要性。它相当一个聊天窗口,可以不受时限保存和观看文字语言,且方便查找,一目了然,如有事需要告知对方,放在评论里显然不合适;它相当于一对一的交流,有些问题既显得一方尊重对方,又让另一方不丢“面子”,特别在给对方指出问题和具有排他性的隐私问题上,也是放在评论里面所不合适的;它还相当于很好的战友、同学、朋友的感情驿站,等于大家集合在一个偌大的图书馆里,各自既在写自己的书,同时又在看他人的书,眼你累了,男士到门外吸支烟,女士拿出镜子化化妆,大家一起再坐下来一起喝杯咖啡,犹如博客大家中的一细胞,在接受着大家庭温暖的同时,温馨的小环境也在发光,提供写博、学博、赏博、拼搏的不竭动力。纸条这个栏目的特点是:别看用得少数量小,但都会十分珍惜。

    人岁数大了就爱瞎琢磨。评论也好,纸条也罢,愿越多越好,代表着博客大家族的兴旺发达。但有一个问题,电脑容量再大也会有极限,犹如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随发随删好,还是复制另存为好?想想这些都不是最好,最好是博友们的良好祝愿、感恩心愿、理想志愿存在内心深处,不用电源,不用开机,不用打字,就可以随便翻阅回忆。

    会不会问,怎么没有说“留言 ”,我的理解不一定全面,“留言”不隐藏和评论一样只是不在文章下;隐藏和纸条一样功能差不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