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我们痛在哪里
日本3.11大地震,估计最关心的国家应该是我国了。不仅是近邻,关键有那么一段特殊的历史,加上去年以来“钓鱼岛”的钓来钓去。再就是早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就留下一句感慨:国人一向喜欢看热闹。
中国人关注日本地震,相信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从最初震级之高的惊讶,到后来没怎看到墙倒屋塌的疑惑,再到后来为他们高素质的镇静自若、有序避险、应急救援而感到震撼。但也不乏有口中同情,内心窃喜,甚至极其刺耳的声音:“你说这么大的地震,咋就没有把日本震没了呢,咋就没有灭了日本人呢?
不论以任何心态对待这场地震,有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日本地震也把国人给震醒了,如果把日本当作敌人,应该承认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敌人;如果当作朋友,应该反思的东西很多,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文明还有多大差距。
在号称1200年一见的大地震伴着强烈的海啸来临之际,岛国小日本竟然依然坚挺着,房子没有怎么倒;人员伤亡相对没有那么巨大;灾难来临,他们的民众是如此的冷静和理性,特别是那些十岁左右的小女孩面部表情镇定的让人害怕,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大灾难当前,他们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井然有序地排队打电话、等公交,没有一丝的慌乱;在食物异常短缺的灾区买基本生活品毫无哄抢的细节和蠢蠢欲动的行为,一个三千多人的避难场馆,安静的比我们任何一个火车站候车室都好,甚至连一个烟头都没有乱扔;不要说我们小地震,就是大街上一声吆喝,十几分钟就会乱哄哄的围城一团人群;他们的电视台使用5种语言播报灾情,他们为外国记者开通绿色通道采访。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说到战争和敌人,不免多些思绪,如果真有一日中日之间打起来了,我们会怎么样?对方是即使面对如此天灾都井然有序的民族;从小就把吃苦耐劳当作信条一样遵从的民族;对于为什么要打侵略战争不大反思,但是对于如何能够真正实现科技领先、提交国民素质非常勇于反思的民族,我们拿什么来战胜他们,躲在背后骂娘?靠口水淹死他们?靠口号式的愤青们的两眼怒射的光芒照跑他们?对于一个把地震当家常便饭几乎可以说是泰然处之的民族来说,一次大地震和大海啸不但不可能把他们摧毁,甚至会让他们更加坚韧更加强大。
对于日本大部分国人心情都复杂,既是一个伤害中国如此之深的国家,又是一个有着如此多优点的民族。从小就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日本鬼子”的口号中长大,课本里、连环画里、影视剧里,日本人的形象无不是猥琐的、丑恶的和禽兽般的。以致于一想起这个近邻国家就觉得牙根痒痒,恨不得抄起家伙去战斗。逐渐地,我们接触了日本的动画片,接触了日本的电器和电子产品,还有其汽车工业,接触了日本的文明文化后,我们开始怀疑,我们对于这个近邻到底了解多少?除了随大流谩骂其变态文化外,又有多少是我们亲眼所见及深有同感的?
无法简简单单描述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感情,但我相信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科技发达资源缺乏的国家,它在未来还是很可能与邻国为敌,真希望我们中国人能停止无聊的纷争,如果当真正战争来袭的时候,能团结起来堂堂正正的站着将敌人打倒,而不是跪着祈求投降,因为我们也能够是他们可尊敬的敌人。一个不敬畏生命的民族是可耻的,一个不懂得自强不息的民族是可悲的,中国人应该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两者都不是。
中国人一向讲究仁爱,免除其一切赔偿,大度地放了其一马,当然对于战犯的处置仍不能放过。只是在战后,我们接受的教育或传播信息,似乎还停留在仇恨的水平上,每每不爽了,就会振臂一挥,杀去东瀛去!或者抵制日货,砸掉佳能,砸掉丰田,等等。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企业里又有多少就业者正是我们的叔叔阿姨大伯大婶呢?在失业后,政府又能给他们提供怎么样的保障呢?在民生得不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所谓的爱国有时候都显得孱弱。
让日本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一次,他们意外地赢得了“中国人缘”,中国的一位位精英、一批批有良知的人站了出来,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伸出了一衣带水、温暖的手。昨晚看凤凰卫视,搞了一个关于应不应该支持日本抗震救灾的网络调查。参与人数近百万,99.7%的人表示支持,说明我们中华民族越来越成熟了。我们国家作出的支持日本抗震救灾的决策是正确的,今天上午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主动表达对日本人民的关切是大国风范,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一致好评。
来吧,起程吧,让我们在文化、经济、体育中较劲,让我们在蔚蓝的海水上搭起友谊的桥梁,在世界性大灾难面前,不分种族、不分制度、不分信仰,都是孱弱的人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