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新书《仲子》作者的信

标签:
孔子弟子仲子泗水县仲庙泗河 |
分类: 情感释怀 |
韩主任、梁部长:
您们二位好!
上礼拜五(6月26日)十分高兴与你们在济宁相见,那份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高兴之一,几年不见,您二位的身体尤其是精神仍如“在位执政”时一样康健愉快,还是那般谈吐、那般自然、那般轻松、那般的平易近人;之二,“公车上书”,载着您们的辛勤笔耕、心血劳动结出的丰硕成果——《圣门之哲—仲子》,不是到“衙门”请愿变革,确是带着乡情,带着乡音,带着多少年来人渴望已久的研究成果来到老乡之间,为我们提供了美美的精神食粮;之三,文以载道,《仲子》的编辑印刷,必将有力地推动孔子思想研究和兴起仲子文化研究,进而带动泗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在济宁的泗水人,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捧到《仲子》恰好赶上礼拜天,从头到尾先粗略拜读了一遍,感觉内容全新,集史料性、思想性、可读性于一书。真实,可与司马迁史记篇章并肩;译文,可与张居正诠释资治通鉴皇家读本通俗;文采,可与很多大家一样严谨深邃。尽管是粗略拜读但很解渴,就像饥不择食且又遇美味佳肴,抓几口吞下垫垫肚子的感觉是最满足和愉快的。有时间还需静下心来好好细读,汲取其思想和文化内涵,力争做个有点资格的泗水人,再向您们学习起来能够多请教些问题,向别人介绍泗水时能够多谈些历史文化特别是仲子文化,以弥补我这个泗水人不甚了解仲子一大缺憾。
文如其人。尽管《仲子》的题材是以搜集、编辑、整理为主,但梳理古人的东西其难度远远超过写自己的文章,字里行间、从头至尾,无不浸透着您们的思想文化和文学修养。与其说我愿意读《仲子》,学习古人的思想、观点和处世哲学,倒不如说是您们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感召着我。爱屋及乌。书香,是因为经过了你们的手。在我的心目中,有很多历史名人偶像,也有不少现实中、自己身边熟悉的集政治修养、天赋才气、文化涵养的偶像。偶像,不是自己竖起来的,他是来自大家尤其是普通人普遍认可的“好人”和才人。你们二位就是我心中的偶像。文化有国界,思想呈多元,唯独偶像无代沟。崇拜偶像虽不能修身成别人的偶像,但能得到精神上的充实。你们身上的很多东西是不可能全部学到的,不是我的智力非及,而是心境未达。要说编写《仲子》,按其历史知识,泗水恐怕有无数精英;按其文学功底,许有数不清的人才。问题在于他们想到了、有能力,确下不了这决心,吃不得这份苦。道德文章天下事。您们二位政界多年,政绩颇丰,口碑绝佳,当时就透支了许多未来的时光和心血,退下来理应好好调养身心,享天伦之乐,而却不愿当无事的“神仙”,愿做传播文化的使者。这是事业心、责任感使然,说到底是儒家思想的心境、情操集现。
在此,斗胆想起一则历史故事:“颜回出差宋国,乘船横渡觞深渊,一个角杯似的深湖。记得那天天气恶劣,刮着大风。颜回见那船夫稳操船舵,不怕风恶浪险,若有神功,便问:‘驾船容易学吗?’船夫回答:‘容易。游泳高手一学便会。如果特长潜泳,不学也会,哪怕他连船的样子都未见过。’颜回追问:‘为什么呢?’船夫笑而不答。
颜回带着这个问题来请教问孔子:‘船夫说什么一学便会啦不学也会啦,是真话吗?’
孔子说:‘你未免太迟钝,难怪船夫笑你。游泳高手一学便会,那是因为他已经不把水放在心上了。至于潜泳能人,哪怕从未见过船的样子,不学也会,那是因为他不但心上无水,眼前也无水了。百丈深湖在他看来不过是上坡路罢了。船沉到湖底算什么,车退到坡下罢了,毫无危险可言。眼前各式各样的沉啦退啦闹喧天了,他都不当成一回事,有什么可急的!你去看看射靶赌博,就会明白。’
第一局赢瓦罐,射手不慌不忙,一发便中。第二局赢银扣,射手满脸紧张,连发不中。第三局赢金条,弓弦尚未拉开,射手便昏晕了。同一射手,同一巧技,一旦心有贪爱,便会看重外物,患得患失。人若看重外物,内心就变蠢了“。
正是您们心中无惧风浪只有彼岸,没有外物只有目标,才求得了人们所希望的硕果。
研究孔子就不能不研究仲子。我看过很多资料都说仲子是孔子的保镖兼秘书。没有孔子周游列国、拜见各国诸侯宣传道义,更何况还遇到很多书中提及的“孔子围于匡”等情况,就没有后来的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但,没有子路就不可想象有以上的行动,恰恰“秘书”的观点很重要,就像起草领导讲话一个道理,是“君主”思想的体现,也是贯彻后得到基层百姓真实反映的第一人。仲子当年主要活动于泗水,但他绝不仅仅属于泗水,他应该属于人类和全社会。编写《仲子》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第一步,深入百姓,人们认可,发扬光大,其任重而道远。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能做好什么,但有您们这种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会尽力而为的,虽不能“周游列国”宣传《仲子》,但可以逢人推荐介绍这一佳作,因为有抹不掉的泗水情结。
初始拜读,未免匆忙;回顾过去,情谊非常。论其德操,使我仰望;谈起辈龄,长者在上。今敢畅说,权当放仗;吾知二位,君子坦荡。书信一封,寄呈所想;关照晚辈,一如既往。
祝身心愉快,全家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