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带钩鉴赏

(2011-05-18 08:42: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清朝纪事

11月份在《文物鉴定与鉴赏》上发表一篇“清代带钩鉴赏”,编辑只邮寄两本书,我想和同仁们共同鉴赏馆藏带钩的精美绝伦,故把这篇文稿传到博客上,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带钩,是古代达官贵人用于束腰、钩挂衣领的饰物。带钩的结构由钩头、钩尾、钩体组成,基本形状为“S”形,钩体中部或下端有钩柄。据考古资料显示,远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服饰中,已经使用了带钩。带钩的用料十分丰富,有金、银、铜、铁、玉、翠、玛瑙、骨木牙雕、瓷石琉璃等多种多样,审美、收藏的价值都很高。在诸多材质的带钩中,玉带钩数量最大,品种最多,流传时间也最长。玉带钩所用玉料品种很杂,有和田玉、蓝田玉、南阳玉、岫岩玉等等,但主要是以新疆和田白玉、青白玉为主。

  从西周到宋元明清,玉制带钩几乎与中国玉器是同步发展的。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期、西汉时期的鼎盛期、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时期的衰落期后,到了元明清三代,玉带钩的制作开始回升,出土和传世的数量均很多,并且都造型美观、技艺精湛,玲珑奇巧,异彩纷呈。这时玉带钩的用途已由实用性逐渐转向了玩赏性。

    发展至清代,玉带钩不仅数量多,其形制也更加复杂,大量使用了花草动物造型的浮雕、透雕技法,纹饰构图更加活泼多变。吉祥纹样被大量饰于玉带钩上,充分融入了人们美好心愿的人文内涵。选材讲究、构图繁缛、雕工娴熟、造型优美,精巧别致的鬼斧神工之作大量涌现,将作为玩赏品的玉带钩奇巧生动、赏心悦目的艺术神韵推向了极致。现从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带钩中精选几件供大家鉴赏。

1、清青玉白马驮经带钩,长11,最宽2,高2.3厘米,玉料呈青白色玉质,略带黄色,器形为马首回顾状,整体呈"S"形钩,马首高昂,嘴紧闭,双线勾勒椭圆形眼,炯炯有神,两耳向前直立,鬃毛自然分在两侧,向前飘逸,钩体部浅浮雕带束经书两卷,尾端刻一双角的兽头,张嘴露齿,给人以凶猛之感。背面有柱,柱下有顶,组成一圆形钮。这件白马驮经带钩,质地柔和莹润,制作精细,造型别致,这种题材在清代的玉器中广泛的运用。

 

http://www.scmuseum.cn/UpLoadFolder/%E5%85%B8%E8%97%8F%E5%8D%9A%E6%96%87/%E5%B8%A6%E9%92%A91.jpg

 

2、清玉苍龙教子带钩,长11.2,最宽2.1,高2.5,青白色玉质,玉质柔和莹润,完全显露出了玉质内在美的特征,器形为龙首回顾状,整体呈"S"形钩。龙首无发,角突出,额头光滑无饰纹,嘴窄,眼神偏向两旁,钩体上有一小螭爬行,口衔瑞草,发向后飘拂,但须却在颌下撑起螭头,面对龙首。整件带钩线条刚柔相济,清晰流畅,清代时期带钩多有花草动物立雕,以龙螭组合较多,因螭是龙的九子之一,故这件龙带钩有“苍龙教子”的含义,背面一椭圆形钮,造型优美。 

3、清玉鹅带钩,长9.7,最宽1.6,高2.1,白色玉质,玉质温润如婴儿的肌肤,器形为鹅首回顾状,鹅头雕刻传神,尖嘴、圆眼、高额头,钩体腹部微凸形成一条弧线,无纹饰,线条流畅,背面有一园钮。整件器物一气呵成,让人爱不释手。

4、清玉凤带钩,长11.1,最宽2,高3.4,白色玉质带酱黄色沁,沁布满全身。器形为凤首回顾状,凤钩头,嘴尖尖微向下弯,小圆眼格外醒目,凤冠飘于脑后,钩体雕琢为凤的身体,羽翼丰满,两翼紧贴身体两侧,尤其两翼雕刻细致,运用了浅浮雕与线刻相结合,勾勒出凤的美丽,背部有一圆形钮。
5、清玛瑙龙带钩,长14.1,宽2.9,高1.8,质的为玛瑙,带有黄色和黑色条纹,器形为龙首回顾状,钩头刻一龙头形,头较小细长,嘴紧闭,双角向后分开,角尖内卷呈环状,发分三路,一路向后飘至钩的背面稍前,还有两路在双角处和龙头之间。钩体正面刻一兽像,两侧面边沿刻菱形纹,背面一颗花纹钮,呈梅花形。
6、清玉龙带钩,长8.5,最宽1.7,高2,白色玉质,带黄色沁,沁点缀在龙的头部、钩体中心和钩体的边沿部分,器形为龙首回顾状,龙头较短高傲,嘴紧闭微上翘,眼凸起,双角短而小,毛发呈云纹分布在龙额头和颈的两侧,钩体呈弧形,表面圆润光洁,有玻璃光泽,素地。背面有一椭圆形的钮。整件玉龙带钩,小巧玲珑,沁色的巧妙运用,更显带钩的神韵。
7、清翡翠带钩,长9,宽1.4,高2,全身水绿色玉质,器形为龙首回顾状,龙头张嘴露齿,双眼凸起,双角分开向后,钩体作长方扁状,边缘钩边,无纹饰,背面有一椭圆形钮。翡翠龙带钩通体有浅翠色,玉质温润,有玻璃光泽。
8、清玉鸟带钩,长15,最宽0.5,高0.5,白色带黄色玉质,细长条形,正面呈“S”形,器形为鸟头回顾状,嘴紧闭微向下,高额骨,用阴线勾勒圆形双眼,钩体有翅状突起,像鱼的脊,这种形状的带钩不多见。整件带钩线条刚柔相济,圆润流畅,是一件艺术性上乘的作品。

我国出土和传世的古玉器中,带钩是常见的器类。其形式各异、造型别致、雕琢精细、纹饰华丽,令人赞叹不已。这些技艺精湛、古意盎然的绝伦之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反映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高超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揭示了古玉带钩几千年来的发展轨迹。为中国玉雕史写下了崭新的一章,创造了大量精湛的作品传世至今。

                           作者:何先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