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幼儿园生活 |
迟迟没有写谦益的毕业季,是我的情绪还没有平静下来,终于幼儿园的毕业季成了过去式,我才能写这篇博文。小朋友们离开幼儿园,可能有不舍,可能有希望,但对于谦益来说是一次成熟的标记。
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因为要毕业,谦益有了一丝不舍,知道了忧愁,是个重感情的孩子。
这学期的收获节,谦益只兑换了五个奖品,留在手里一堆附小币没有用。他对老师说:“我不换了,拿不了那么多奖品了”。但回家后,谦益对我说:“妈妈我留下了二张校长币,23张附小币,因为我要留个纪念。”我知道谦益留下了大部分的附小币,五个奖品只花了一小部分附小币而已。
我知道他每次为了得到附小币,付出了多少努力。无论课堂学习,还是各项活动中,谦益真的做得很好了……
当他对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心里好酸好酸。
再见了幼儿园,再见了亲爱的老师和同学,再见了童年,再也不见的童年!
时间:七月三日(星期五)上午九点
地点:人大附小
老师:蒙园长 张老师
王老师 秦老师
刘老师
毕业生:谦益 小新
牛牛 小杏 圆圆
圈圈 瑶瑶
妈妈感受:
附小的毕业典礼太温情了,太煽情了,太让我们难忘了!
我们感谢附小三年的培养,感谢孩子们的毕业演出,更感谢附小教师的精心教育。
继六一节演出之后,十几天的时间里,孩子们排练了歌曲《毕业歌》和《感恩的心》,舞蹈《加加油》,朗诵《我毕业了》,我看到了谦益的文艺范儿⋯⋯,当孩子们演唱《谢谢你》的时候,老师哭了,家长们泣不成声。孩子们伴着音乐,给老师家长深深鞠躬二十多次,感谢老师与家长的陪伴。我是泪腺不发达的人,但听着歌词谢谢你,陪我度过,这些年我好快乐!谢谢你,谢谢你,我要说声谢谢你,希望你我永远珍惜这份心!孩子们第一次给老师和家长深鞠躬的一刹那,我眼圈红了。
活动过程:
当我步入教室,一群小朋友换好了附小的七彩上衣。男孩女孩没有化妆(附小特色),只是脑门上点了小红点,天然去雕饰,超级萌的一群宝贝。毕业典礼前,孩子们摆姿势,家长们噼里啪啦的猛拍!
1、集体演唱《毕业歌》
这首歌好像是幼儿园的毕业歌,谦益唱得很起劲。
2、园长老师给孩子们发毕业证书:
谦益从园长老师手里接过毕业证书的时候,给园长老师鞠了一躬,他是真没辜负园长老师的喜爱。
4、七个毕业生向幼儿园弟弟妹妹们赠书
因为七个毕业生是附小幼儿园的第一届毕业生,作为家长我们很感激附小幼儿园为孩子搭建的平台,为孩子们付出的心血,当离别之际,我们感恩幼儿园,为学弟学妹们送书,鼓励孩子们在幼儿园健康成长!
5、舞蹈《加加油》
谦益跳舞很舒展,放得开感觉不错。
6、孩子们的个人节目
接下类的环节是小朋友们的各种表演:独舞、相声、英语朗诵、歌唱、京剧、集体舞······
谦益表演了《跆拳道》,我在家给他练好了绿带品势,只练了一遍他就说:“会了会了!”
表演节目那天,他表演的跆拳道真真把我气着了,又是谦益的处理方式。他自己把跆拳道绿带品势改成了喊着口号像四边踢腿,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我这时才明白他说的会了会了是什么意思,能不会吗?
7、毕业生的诗朗诵《我毕业了》
谦益表演完跆拳道后正在换衣服,毕业生的诗朗诵开始了,谦益大叫:“等等我!”哈哈,他倒是真明白,不能落下他一个!
真的不知道谦益可以背这么长的诗歌,但有的地方感觉谦益是顺大溜的。
8、毕业生为父母们献爱心卡,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没有想到,在课堂上孩子们为父母制作了感恩卡,这是我第一次看谦益写英文,这张卡我要收好了留作纪念。谦益画了我们一家三口哟!
9、舞蹈《感恩的心》
10、舞蹈《谢谢你》
当孩子们演唱《谢谢你》的时候,老师哭了,家长们泣不成声。孩子们伴着音乐,给老师家长深深鞠躬二十多次,感谢老师与家长的陪伴。我是泪腺不发达的人,但听着歌词谢谢你,陪我度过,这些年我好快乐!谢谢你,谢谢你,我要说声谢谢你,希望你我永远珍惜这份心!孩子们第一次给老师和家长深鞠躬的一刹那,我眼圈红了。
圆圆妈妈说,记得圆圆刚入园那年的六一节表演节目,圆圆基本上是在台上站着没表演的,妈妈当时紧张的要命,只要圆圆不哭就OK了。幼儿园三年的培养,圆圆不仅可以单独表演英语儿歌,还可以大大方方的报幕,真是要感谢老师的培养。
那年六一节的表演节目,基本上是现在的大部分成员,谦益表演的倒是很HIHG,我已经博文置顶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莫不过于谦益第一天的入园,顺利的让你无法想象,像个大孩子似得不哭不闹,挥手跟爸爸、姥爷再见!只是晚上去接他的时候,他的眼圈略微红了一下(看来谦益泪腺也不发达。),从此之后便顺利上幼儿园。遗憾的是当天没有给他拍一张入园情景的照片留念。只是晚上接他的时候去影楼留影。
11、毕业生向五位老师妈妈献花,花儿都是孩子们自己制作的
12、家长向五位老师献花,表示谢意
毕业典礼结束后,园长老师跟我和庆庆说了说谦益随性的问题,希望我们注意这个问题,毕竟上小学了,不是在幼儿园,过于随性对孩子成长不好。园长老师说:谦益是最浪漫的孩子,适合以后搞文艺。我们牢记,谢谢老师!

前一篇:为儿子制作纪念册
后一篇:初次体验中国画笔墨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