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杂谈情感 |
分类: 到处转悠 |
大半天的时间转了殷墟遗址,下午决定去中国文字博物馆看看。吃饭的时候一位安阳的朋友极力推荐,说很多外国朋友来安阳都参观文字博物馆。回京后,拜访了一位美术教育界老学者,先生也对安阳文字博物馆赞不绝口,称:学习书法,要去文字博物馆看中国文字的发展史。
中国文字博物馆修建的很有特色,运用中国文字作为装饰元素,充斥了整个场馆。在博物馆门口凭借身份证换好了门票,进入。发现博物馆里面人很多,和庆庆沟通了一下,商量结果就是走到哪里看哪里吧,毕竟我们都很疲惫了。
刚进入博物馆,看见它的大厅修建得很有气势,属于天井风格,玻璃穹顶作为藻井图案,四壁是有中国文字的雕塑墙。
我们很幸运,遇见了一位义务讲解的老先生,看着老先生的满头白发,不由肃然起敬。两个多小时的讲解,老先生讲的栩栩如生,为我们普及了文字发展的历史。姥爷和庆庆跟着学习去了,谦益被我看管起来了。
在展厅里,我们见到了著名的“洛阳铲”。庆庆嬉笑着说:“叫上老于,带上谦益,我们拿着洛阳铲考古去。”
我说:“不要吧,我们被抓,谦益每天给我们送饭呀?”
庆庆说:“我说的是考古,不是盗墓,想什么呢你?”
我们走到一个展厅的时候,发现有孩子的课程。我们站在门口问老师:“可以去听吗?”老师看还有名额,给了谦益纸笔,进入课堂。我倒没想到孩子能学到什么,坐在那里休息的目的更明确一些。
老师根据孩子的生肖,发了一张印有甲骨文“牛”字的听课纸以便孩子学习。
老师在讲十二生肖的来历与生肖故事,还有十二生肖甲骨文的写法及大篆、小篆的演变,配合着视频动画,很生动。但不适合谦益这种头脑空空的学龄前儿童。谦益一直坐在那里不动,配合着听着。故事中很多绕嘴的古代人名,真是难为孩子是否记得下了。
活动最后部分是让孩子们画十二生肖的简笔画,或者是写十二生肖的甲骨文。
谦益选择了学写甲骨文,孩子们都走光了,只剩下他在专心致志的写字。等孩子的同时,我和老师聊了聊。这个课程叫做“文字驿站”,是文字博物馆免费开设的,为了给孩子们普及文字知识,每周六日都有相应的课程。
谦益写的甲骨文满满一篇纸,自己的签名“王”字,学着刚才展厅里的金石写法,下面的横是弯的,竖与横交叉处是有顿笔的感觉的。老师对他夸奖,认真、好学。
写完十几个甲骨文后,到了闭馆的时间了,一天的观光,到了四点以后还注意力集中的上了一堂课,
通过这次在博物馆的学习,我对谦益更加喜爱了。
文字博物馆对于普及文字知识的工作做得真不错,有义务讲解员为成人服务,有给孩子们开设的文字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受益,对文字的发展史了解多多,赞一个!
前一篇:殷墟看看去
后一篇:参观可口可乐公司,做创意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