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健康生活 |
12天的旅行,我们都很疲惫。姥姥、姥爷想念着谦益,回京后的第二天早上,我们按老人们的要求赶紧把谦益送回了他的老巢。(周一)
中午临行的时候,谦益在床上跳着叫嚣着:“爸爸妈妈走了,我自由了!”
晚上,妈妈打来电话:“你儿子发烧了。”
我轻描淡写的说着:“没事,累着了,估计是发低烧,不用管,随他自己吧!”
第二天(周二),妈妈又打来电话了:“你儿子发烧,你要不要回来看看。”
以我对谦益身体的了解,知道问题不大,我也不惊慌。我便对妈妈说:“没事,烧三天就好了,你要是不放心,给买点药吃,蒲地蓝口服液、藿香正气胶囊什么的就可以,至宝丸也可以。他是抵抗力下降,回京的路上吹了空调,受寒发烧的。没事,你放心好了。估计一两天就好。”(实践证明,姥姥用药蒲地蓝是正确的)
周三下午,老妈强制我回家看看谦益,说他夜里高烧,现在是低烧,孩子说嗓子疼,屁股上出了很多类似疹子似的东西,膝盖上也有,手、脚全有小包。
无奈,回去看看吧,见到谦益,觉得他的精神面貌还算平静,见到我赶紧做撒娇状示好。我看他屁股上的包密密麻麻的,膝盖大腿处也有,翻开下嘴唇也有类似的小包,脚底板上有包,一看谦益的脚底板,我总是想起至尊宝脚底板的三颗黑痣!
摸了摸头,觉得谦益不烧,中成药蒲地蓝已经喝了多半盒的样子。姥姥每天还喂他野生的金银花水,帮助谦益泻火。
我觉得谦益的疹子类似于湿疹,想想没准是从凉爽的草原回来后,孩子不适应北京的酷暑与湿热,身体排出了毒气。
周四早上,我被我妈逼得带谦益去了医院。漫长的等待中,我才知道现在的挂号费贵了,药价便宜了。
一进入诊室,医生知道谦益发烧后出了疹子,看了一眼谦益的手掌心,便说是:“手足口病。”
我不管医生的判断,对此质疑,没有上幼儿园怎么就得了手足口病?
我对医生说:“我们一直在草原玩,没上幼儿园呀,难道是草原上牲畜的口蹄疫传染了他?”
医生乐了,用手电看了看谦益的嗓子,嗓子已出泡了。看遍了谦益全身的包,医生说:“他的病就是手足口,但他属于出疹子出的厉害的,出了这么多包,要是回家后出现高烧不退、昏迷、呕吐、休克等,请去佑安医院、地坛医院就诊。奶奶,赶紧把孩子带出去,孩子要隔离的。”医生自己还叨唠了一句:“就不爱看手足口病”。我想,她的年纪30多岁,可能家里有小孩子,所以怕传染给孩子吧,才说不爱看手足口病这类话。
手足口病是要及时上报的,医生把我们的家庭详细地址以及谦益幼儿园的全称都一一记录,上传公共卫生网。
医生开了三种药,我一看全属于治疗感冒、发烧的清热解毒之类的药品,不禁有疑惑,都说此病是传染病,但看医生开的药并不是治疗细菌的药物,说明此病毒并不是很厉害的。回家上网查了查,说是肠道感染疾病,病情厉害的会心肌炎、脑髓炎,甚至死亡。但从谦益发病来看,他是在旅途劳累的时候,免疫力低的时候传染的。
医生开的药:黄栀花口服液
看完病后,决定谦益继续在姥姥家疗养,姥姥也愿意照顾他,我则继续上班。
谦益回家的时候,小区里有小朋友叫他一起玩,谦益回答:“我不跟你玩,我有传染病。”谦益头也不回的回家去了·····弄得小朋友迷茫的看着谦益的背影。
周六的时候,谦益告诉姥姥,嗓子没有前两天疼了,但还需要姥姥喂饭吃。屁股上的包包明显的减轻。
周日的时候,我和庆庆去姥姥家接谦益,姥爷已经不说谦益的病情了,直入主题----告状。
谦益不肯跟我们回家,姥姥姥爷心疼他,便再留宿几日,等他完全痊愈。我们临走时,谦益又美美的大叫:“我又自由了!”
谦益屁股上的包包已经不是密密麻麻的一片红包了,明显的红肿消退。下嘴唇上的包包已经好了,但口腔内还有溃疡。过几日,谦益就会痊愈的,因为姥爷已经告状连篇了,看来他是恢复了以往的抽风状态、让你噩梦的状态了。
周一,我打电话询问谦益的状况,本想叮嘱他要听姥姥姥爷的话,无奈,他不接电话,直接对姥姥说:“我脑残疾了,不能接妈妈电话。”看来他的病好啦,又让我进入了抓狂的状态······
此次得病,谦益的精神面貌很好,虽然嗓子疼痛难忍,但孩子没有哭闹。虽吃饭时很费劲,但其他时间段玩的很好。
我妈妈很淡定,她的不紧张情绪给了谦益安心养病的好环境。
庆庆说:“这次孩子生病,怀疑是在海边玩沙子的时候感染病毒,海边很脏的。谦益长时间的劳累,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
我总结:有病不可怕,怕就怕在胡乱吃药导致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