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写博文的题目是“幼儿园的小落后份子”,但教育专家教导我们不要给孩子扣帽子(不定性),我便把题目改成了中性一点的词“小顽皮”。
那日,去幼儿园接谦益回家,见到了谦益的教学老师张老师,询问了一下谦益近况。
张老师对谦益的评价总是喜忧参半,谦益聪明,但就是随便的很,或爬或躺,率性而为。
张老师举例子:“今天外出活动时,谦益总是有小动作,多次提醒都没用,坐不正、站不直,所以让他多坐了一会儿,比别的小朋友晚出去了五分钟。”
张老师说话很谨慎,赶紧又强调了一次说:“只比其他小朋友晚出去了5分钟。”(现在的家校关系也堪比医患关系,老师都快成了惊弓之鸟了。)
我笑着对张老师说:“谦益坐不好就应该受到惩罚,干什么都要有规矩,纪律要遵守的。如果下次老师多次提醒他不听,就暂停他的外出游戏,我们家长没意见。”(我心话说,给他绑在椅子上才好呢!)
张老师说:“那哪行?不可不可。”
我对张老师说:“最近一段时间,谦益很皮,不让干的事情要我提醒多次,我们家校配合,让孩子能知规守矩。”教育专家说:“严格要求是对孩子的爱。”
回家的路上,我问谦益:“今天做游戏,你是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的吗?”
谦益不语,我从后视镜里瞅了他观察他,他发现我从后视镜里看他,就扭头看车外了。
听了教育专家的劝告,我要淡化孩子的错误。孩子是不愿意家长总是强调错误的。(对孩子的优良行为要强化,不良行为要淡化,肯定孩子敢于主动承担责任,要教会孩子做自我批评。)
我口气略轻松的对孩子说:“谦益,你贪玩,不遵守纪律,但你要记住:当老师提醒的时候,你要赶紧改正错误,按老师的要求做,这时你就是听老师话的聪明孩子!”
听我这么说完后,谦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高兴起来。
我改变了以往不依不饶的说教状态,期望达到预期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