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到处转悠 |
安昌古镇位于绍兴与杭州之间(据杭州40公里),明清的时候这里盛产绍兴师爷。古镇的名气不如周庄、乌镇,所以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旅游景点。我们下午3点钟左右到达的安昌古镇,还是有一些游客的,但是到了5点钟以后,街道上基本上就只剩下了当地的原住民了。我们发了微信照片,朋友们看过之后都大呼人少,有的朋友还把乌镇的同时间的照片发过来,哈哈人头多的比瓦密。我们就是要找一个安静的水乡,晃悠的体验一下生活。
安昌古镇的规模确实跟其他水乡古镇有差别,而且很多老建物已经换成了全国都通用的那种瓷砖瓦房。商铺保持着原来的面貌,镇上的居民居住其中,安然自得。古镇商业气氛并不浓,想找一个茶馆或咖啡馆什么的都没有,我们只好在长廊里休息。不过,这也正是安昌古镇的魅力所在。店铺里的东西大部分供当地居民消费。
第一组照片介绍:
第一张照片:水乡入口,墙上挂着安昌古镇的地图,商铺主要是沿着一条主河道展开的,古镇里有寺庙、故居等。
第三张照片:古镇宣传画也是在这里拍摄的,是安昌古镇最好的拍摄地点。
第四张照片:当地人可能喜欢吃这种腊肠,满街都挂着这种腊肠。庆庆尝了尝,不符合我家的口味。
左上图:卖菜的老人
右上图:清晨,老人们在河边玩扑克牌消遣
中图: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组照片,爷爷和奶奶在自家的廊前择菜,洗鱼。我久久的不能离去,想流连在他们温馨的画面里,相濡以沫的白头到老,真是人生美好的结局。
左下图:老阿婆穿着那种蓝花袄收拾衣物
右下图:一个奶奶在自家的小卖部里叠金元宝,等着去卖
左上图:洗衣服的老人
左下图:小镇的理发店
右下图:背篓里的宝宝。我们租乌篷船的时候,那个宝宝和他爸爸一直看着我们。
第三组照片:水乡怎么玩滑板车
问题是,古镇的青石板路不适合玩滑板车,上上下下的小桥更是滑板车的克星。最后就是负重的拎着滑板车到处转悠,几次的失而复得,让我们感到了安昌人民的淳朴。
第五组照片:写生风景的学生
谦益在一处看见了画风景画的几名学生,便停留下来。谦益是一个对美术有着很好感觉的孩子,他静静的坐在一边看着大哥哥们画画,久久不离去。
学生们还在起稿阶段,每个人的画风也不大相同,谦益看着哥哥们调色、画画,估计也想尝试一下吧!妈妈回家也给你准备用具去······
第六组照片:谦益在水乡的留影
右上图:谦益累了,爬在廊子的座椅上小憩,脱了鞋子,被游人踢到了河里,谦益不慌不忙的看着游人叔叔帮他够鞋子,叔叔还给了他糖果吃,他有了理由不走路,庆庆惨了,变成了交通工具。
下图:谦益不老实的在桥上爬着。
第一张照片:谦益悠闲的在河边躺着,换个视角看水乡,脚下河水缓缓流过,天上白云悠悠飘过。这是我喜欢的照片,谦益的享受,我心中的宁静。
这次浙江之行的感受是干净,谦益每天的或躺或爬,衣服还算能看,这要是在北京,半天就脏的是乞丐的衣服的颜色了。北京是我的故乡,除了亲人在那里,我是觉得真是没什么值得流连的地方。
到了安昌,我哼着《小城故事》、《又见炊烟》,有情致的小曲与它最符。
第三张照片:谦益在金灿灿的夕阳下,诉说着水乡的宁静。
第四张照片:谦益对着小何静静的发呆,他在想什么?我没问,让他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吧。
左图:谦益对镇上的小卖部里的玩具最喜爱,赖着不走要礼物
中图:谦益在一家庭院前玩耍,这是不是就是百草园呢?
右图:庆庆拿起了润土的黑毡帽,装成了中年润土的样子。应该春节的时候再来一次安昌,那时当地人的打扮可能更接近于鲁迅先生小说里人物的装束。
第一张照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是一个童谣,在北方的孩子可能体会不到这首童谣的意境。
第三张照片:谦益在一所老屋前留影
第七组照片:谦益与爸爸小酌
我们喝酒,不好意思让谦益喝水,所以给他点了雪碧。谦益大饱了口福后,找出我的手机开始玩起了游戏。庆庆身边的是老板自家酿的酒的铁皮酒桶,一斤装。(胸前银色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