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到处转悠 |
这次的云南之行,我一直犹豫要不要去丽江。我和庆庆在1999年的时候去过丽江,那时丽江刚申遗没多久。我喜欢那里的小桥流水、老宅装饰、青石板路上的泥泞、纳西老人的蓝布袄。
现在的丽江已经装饰成了全国都类似的酒吧、咖啡屋,哪里还有纳西文化的影子?分明是古建夜店的繁华。无趣,喧闹,毁坏的丽江。但我也思考,我们喜欢看原生态的景致,但当地人也许更喜欢热闹的城市。原生态大多与贫穷有关,我们喜欢看老屋的一砖一瓦,但是住在老屋里的人们没准还在担心哪一天老屋会坍塌。中国的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这种结构是有一定缺陷的,例如木头时间长了会朽、怕火,土坯是经不住岁月的侵蚀的······
谦益到了丽江的束河古镇后,告诉我:“妈妈,我喜欢这里,能住三天吗?”
“好的,随你,就住三天。”我应允。
我们在束河古镇住了两天,本打算去沙溪古镇,但是觉得路程远了一些,便决定去白沙古镇住一晚。
我们到白沙后找着客栈,哇,这家客栈有秋千、有滑梯,还有一个比谦益大一岁的小姐姐。客店老板说话一听就不是大陆人,一问是台湾同胞,哈哈就住这家了。
谦益和小姐姐互相拥抱着,说着:“又见面了!”
下组照片有点意思:(像拍电视剧的似的剧情发展······哈哈)
第一张照片:上午,谦益刚到客栈,试探性的跟小姐姐玩
第二张照片:中午,谦益和小姐姐挤在藤椅里面,玩着客人的Ipad。(客栈的老板也没有给孩子买IPad,认为这个东西毁孩子眼睛,没什么意思。)
第三张照片:晚上,谦益和小姐姐在我屋里玩,两个人叽里咕噜的,哈哈两小无猜呦!
晚上九点钟了,小姐姐对谦益说:“你休息吧,明天你们还要回去呢,再见了小弟弟!”
谦益不明白,还执着的问着:“明天我们还一起玩行吧!又要说再见了!”
小姐姐每天见到的都是南来北往的客人,可能习惯了离别,她5岁多,在丽江的时间要比在台湾的时间长,目前没有上幼儿园,他爸爸也不打算送她回台湾上学,就在丽江上小学。
这种闲庭野鹤的生活对孩子一生都是难忘的,她在客栈见到的学到的要比幼儿园强大的多,好喜欢台湾小朋友的台湾味道的国语,听着真是爽耳。
小姐姐总是说谦益:“弟弟不乖,我乖!”
在束河,谦益被一个卖水果的老奶奶拉住了。老奶奶说看着谦益就喜欢,抓了一把瓜子给谦益吃。我问了老奶奶高寿,七十多岁了。
谦益在老奶奶那里又买了一瓶芒果汁,不小心摔碎在地上,老奶奶看孩子要哭,赶紧又给了他一瓶。多淳朴、善良的老人呀!
这位老人看上去像我小时候在北京胡同里见过的老奶奶,岁月使她们的双手变得那么厚重、苍老。
这位是白沙镇的刘奶奶。刘奶奶家穷,她自己连昆明都没有去过,但她好客。走过她家小巷的游客她都招呼进去喝喝茶、聊聊天。在她家的桌子上有全世界各国的朋友的留言本,记载着对刘奶奶的祝福。刘奶奶很自豪的给我们看她的这些宝贝。(留言本上有各种文字祝福语,包罗万象的,看着有趣。)丽江给我们提供了解忧的场所,游客为刘奶奶打开了一扇窗。我们静悄悄离开了刘奶奶家,我们怕打破了宁静,打扰了刘奶奶的思绪······
这是刘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右上图是游客画的刘奶奶。左下图是刘奶奶和她的几十本留言本,对不起我没有全照下来,右下图是刘奶奶家新盖的房子,200多年的老屋已经坍塌了。
清晨,店员们在打扫店铺,谦益见到了后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墩地、水渠里涮墩布,干的不亦乐乎,店员起先不好意思让小朋友劳动,我很真挚的对店员说:“他是真爱干,只要不给你添乱,你就让他干去吧!”谦益干了十分钟有余······
这是束河古镇到白沙古镇的路上的油菜花,一群群照婚纱照片的人儿。我们也顺势停车给谦益拍了很多街边艺术照。
这组照片是谦益与假老虎合影,放荷花灯(不仅是浪费,还污染环境),在酒吧的爬上爬下与披萨店里玩木马的情景。
这组照片谦益在白沙纳西人家的画面,他家院子里有拖拉机,门口还有猪饲料,哈哈,村民告诉我,房子是他爸爸盖得,他目前盖不起,一间房大概要30几万。
在白沙古镇,有一个铜匠的作坊。这是目前纳西仅存的纯手工制铜作坊了。哈哈,庆庆买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铜壶,不枉此行。
谦益在这家作坊里,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在穿铃铛(纯铜)。有一个纳西老奶奶看我们买纳西的铜壶,高兴对我们说:“这是好东西,他家做的好。”可惜,铜壶的制作者何善军先生不在,他去昆明参加工艺博览会去了,可能要评为国家级工艺大师。(先生目前是非物质文化传人,云南省工艺大师。)
组图里面最后一张照片是庆庆买回的铜壶。
这是在白沙古镇看到的纳西原住民的生活场景,卖菜的老奶奶对着我们说:“不要拍。”
左上图:纳西老妈妈行走在街上
右上图:纳西的小卖部里,聚集了很多人聊天、打牌,很是悠闲
中图:纳西老妈妈在过街楼下卖菜
左下图:一对老夫妇背着娃娃回家
右下图:背砖的劳动妇女

我迷失在丽江街头,不知是看景还是看人,不知是看小桥流水还是看酒吧里的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