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脸谱艺术

标签:
京剧脸谱文化 |
分类: 杂乱文章 |
浅谈京剧脸谱艺术 |
(有的脸谱我没有配图,是因为我还没画,见谅)
在这里把脸谱艺术分类和表现手工,大致的做一个说明。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望大家多多指正。 如我们看到的,脸谱是由各种颜色构成的。但京剧脸谱与地方戏不同,一张脸谱很少有超过四种以上的颜色,否则的话在京剧的行话来说,就显得“脏”了。 四种或四种以下的颜色,往往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有一个主要色调。用这个主色来区分人物的性格和属性。 红色:在脸谱中是最“正”的颜色,在剧中它往往用来表现忠义之士,如我们所熟知的关羽脸谱,大红的底色上勾画卧蚕眉和丹凤眼;还有姜维的脸谱,红色三块瓦额头上有太极图案;徐延昭,老脸勾红色。当然亦有例外,有时红色仅仅表现红色肤色的人,比如说刘谨是个奸臣宦官,在《法门寺》中却是红色脸谱。 黄色:通常用来表现残暴的角色,如典韦、杨林。 蓝色、绿色:通常用来表现江湖的草莽豪杰,如《盗御马》中的窦尔敦。也有包括一些性格豪爽的人,如马武。 黑色:通常表现性格卤莽的正派角色,为大家所熟知的李逵、张飞、姚刚、牛皋等等都是这一类。 金色、银色:通常是神仙鬼怪,有时也用在番邦的大将的脸上。前者如《宝莲灯》二郎神、《八仙过海》铁拐李等;后者如金兀术。 以上所说,只是一个大概的分类,有许多象形脸不在此例,也有一些与肤与有关的也不在此例中。前者如《闹天宫》中青狮是绿脸,白象是白脸都是属于象形脸;后者如尉迟恭虽是黑色老脸却是性格沉稳。 好了说了半天脸谱的颜色,再说说脸谱的分类。总的来说,有这样几种,三块瓦、元宝脸、十字眉、碎脸、整脸、老脸、象形脸、歪脸等等。下面让我们逐一谈谈,也许有在这里不好归类的,在具体说明时,我会做相应的补充的。 三块瓦:可以说是京剧脸谱是最常见的,什么是三块瓦呢?就是由双眼和口与鼻之间的“须”三大块黑色构成脸谱的主要布局。白色三块瓦有马谡、孟良、徐晃、鲍子安;红色三块瓦如姜维、邓车;粉色花振芳;蓝色张奎、张颌、夏侯淳(博望坡)、窦尔敦;灰色薛刚;金色雷祖(天雷报)等等。有时这种脸谱在额头上或是从额头划向鼻端的一个表示人物特殊个性的图案,如姜维的额头上是一个太极图案,这说明他“习阴阳,通地理”;孟良的额头上是个红色的葫芦,相传他有宝葫芦可是发出三味真火;雷祖头上火焰图案,这些都与他们的身份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脸谱。也有在眉部勾画各种图案的,如窦尔敦,在眉部画双戟,说明他的武器。勾这种脸谱的人,总的来说,性格不是如雷一般火爆的那一种,且年龄大概也在三十五岁以上的男性。 http://s5/mw690/724c3bb3td9f8001dd624&690
元宝脸:在三块瓦型为主要结构,不同的是,自双眉以上是另一种颜色,通常是红色,象一块大大的元宝顶在额头之上,它的名字也是由此得来。勾这种脸的人,很少是有名有姓的大人物,通常是马快、中军、衙役等。包公戏中,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中通常有一人就是勾这种元宝脸的。http://s4/mw690/724c3bb3td9f80012d963&690 http://s7/mw690/724c3bb3td9f800134ca6&690 http://s3/mw690/724c3bb3td9f80027cc42&690 十字眉脸:也是与三块瓦为原型,但不同的是,双眼之间有细线相连,与自额头上划向的鼻端的纵线相交,构成一个十字型,十字眉也是由此得名的。这种脸型的人物,较三块瓦型通常要有运气一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间福将”所特有的。如:姚期、姚刚、张飞、牛皋、高旺(牧虎关)等等。 http://s5/mw690/724c3bb3td9f808a782a4&690
碎脸:这种脸谱,虽然颜色不见得用得很多,但是表现出来的效果给人以“碎”的感觉,也通常扮演动毋就暴跳如雷的那一种人。如杨七郎、牛貌(牛皋之子)、徐士英(拿高登)、马武、马杰等等。而且这样的角色通常年龄较为年轻,用来刻划三十五岁以下血气方刚的人物。http://s5/mw690/724c3bb3td9f808ada6f4&690 http://s9/mw690/724c3bb3td9f808be6518&690 http://s10/mw690/724c3bb3t7c32674610e9&690 整脸:整脸是以一种颜色为主,在这种颜色上画上黑色或棕色这样较显眼的纹路。整脸在勾脸谱时分为两种,一种是勾脸,一种是揉脸。勾脸顾名思义,当然是笔勾的,如关羽、曹操、董卓、刘瑾等都属此类。而揉脸如黑风剌,可以明显看出是用手揉上去淡淡的一层。 老脸:这种脸谱似乎是最有特色的,一般刻划年龄较大的人物,眉上至额头中部很夸张的留下两块白,代表宽宽的白眉。如黄脸的黄盖,红脸的徐延昭,黑脸的尉迟恭。 http://s15/mw690/724c3bb3td9f81663a8ae&690
象形脸:这种脸谱一般是刻划神仙精怪,动物一类的角色,如我们喜闻乐道的孙悟空就是以猴为原型;猪八戒是以猪为原型;昂日鸡、金翅大鹏鸟是以鸡和鹏为原型……这类角色在诸如《闹天宫》、《八仙过海》等神怪戏中,尤其常见。但也有例外,有时这类怪异的脸谱,也用在有特殊情况的人的身上。如《金水桥》中的秦英,《三打祝家庄》中的时迁,都是尖瘦的鸟型脸,说明角色精明或长的瘦小。http://s13/mw690/724c3bb3td9f8165e11cc&690 http://s5/mw690/724c3bb3td9f8166e5244&690 歪脸:用来表现长相奇丑,或是人品极为丑恶的那一种人。《法门寺》中的刘彪,还有郑子民就是这种歪脸。 在这里顺便说说太监脸和和尚脸,它们都表现在比较特殊的眼型和眉型。太监脸的眼较短,且眼末端和眉末端都是尖形的。可以看看《法门寺》中刘瑾和《黄金台》中的伊立,就可以大概了解太监脸了。另一种是和尚脸,和尚脸的眼末端和眉末端都是圆形的。我们可以从杨五郎杨延德、鲁智深、沙僧等人脸上都可以看得出来。 我们看多了各种脸谱,如果要是知道每张脸谱上图案都深有表意,其实在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张飞、牛皋、姚刚都是“福”将,所以在他们的脸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蝙”形图案;杨七郎的额头上是一个繁体的“虎”字,相传他是天上黑虎星下凡,所以脸谱是黑色虎纹;西楚霸王短命,所以在他的头上可以看到“寿”字不到头;包拯从小头上被马踩过一脚,所以头上有马蹄纹,也有人说那是说明包拯日审阳、夜审阴,头上那是一个月亮的意思。 还有一些脸谱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我想提及一下的是,关羽脸谱不对称性。为什么一般的脸谱左右对称,而关羽的却不是这样的呢?关羽在中国古代文化上是“武圣”地位,如果要扮演他会遭鬼神忌,所以刻划关羽这个角色时是一个例外,要经过“破相”处理,也就是自额头通过鼻子划向右脸颊的那一黑道。也就是这一划,表示演的并不是关羽,呵,骗鬼的。当然是这是封建迷信,但在脸谱艺术是一种有意思的现象。 还有一个有趣外是司马懿之长子司马师,我们在看到他的脸谱时,都是面向右的,而且在左眼下有一个清楚的瘤子(或是疮)的图纹。这是说司马师有一个疮,最后他也是死在这个病上的。但有的演员在勾这个脸谱时,不但有“疮”在“疮”下有弯曲的黄色的纵纹,这是表示从“疮”里流出的“脓”。更有甚者,连司马师戴着髯口上,都有一道白色,说明流下的“脓”连胡须都被染上了。 呵,聊到这里,再说说京剧的髯口吧。一个髯口正中全部封死,看不到嘴的髯口,称之为满,一般是年龄较大的角色,配以老脸、整脸或三块瓦。满从颜色区分为黑满,白满、黪满(灰色)。而髯口正中部有一条缝隙,可以看到嘴的那种髯口称之为扎,用以表现较为卤莽的角色,在脸谱上下马上有两个圆点的,带着都是扎,两个圆点的目的也是为了露出下巴从美观的角度的装饰。还有一种称之为“搭口”如《野猪林》中薛霸所戴的髯口,多为虬须,并用双股绳接出一截胡须的那一种,一般丑行的角色多带这种。 |
前一篇:新疆民间舞蹈与新疆民间乐器
后一篇:京剧的行当与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