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诊断报告

(2011-11-27 08:57:25)
标签:

安全生产标准化

管理诊断

机械

发电

特种设备

杂谈

分类: 标准化咨询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诊断报告

 

一、企业概况

××××××公司是一家集炭黑生产、混炼胶加工、发电为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隶属于××××。公司现有员工1122人。其中技术和管理人员150人。公司设有生产部、安环部、财务部、人事部、研发中心和4个分厂等部门,各分厂配有专职安全员。目前公司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1人,无注册安全工程师。公司于20111月通过浙江省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机械伤害、高温烫伤、触电、起重伤害、厂内车辆伤害、煤气(CO)中毒、火灾、爆炸、高处坠落和落物伤人等。职业卫生方面可能涉及粉尘、煤气、高温、噪音等伤害。

二、诊断过程

受公司委托,对公司的安全管理诊断为核查《浙江省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符合性的综合诊断,诊断过程有三名安全咨询人员共同完成,同时邀请×××作为技术顾问。企业安排三名人员陪同诊断。诊断过程分为文件资料的查阅,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座谈,现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检查,数据统计和问卷调查等五个方面。

文件资料的符合性评审以《浙江省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中涉及的各项文件实施了详细查阅,对诊断技术中要求进行访谈的内容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及班组长等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和座谈。

企业组织46人现场填写调查问卷,共收回调查问卷4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调查问卷41份,有效率89%。组织的调查对象覆盖了公司与生产相关的各个部门。其中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比例是1:3.8。问卷调查内容涵盖“机构设置、人力资源、安全投入、安全规划、法规标准、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培训、风险管理、现场管理、绩效管理、激励机制、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文化”等方面。

现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检查主要以企业制定的内部考核标准为依据,参照《浙江省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的要求,采取以现场隐患排查为重点,部分重点设备或关键装置局部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或方法,具体情况详见附件信息反馈。

三、诊断结论

根据现场评审、访谈与座谈、调查问卷等情况综合分析,目前公司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安全管理局限于文件化的管理弊病,还没有形成将安全真正融入企业的各项工作中的氛围,属于“亚健康”状态。从诊断项目的对象层次来看,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规标准方面。还没有设立专门人员进行法规和标准的收集与跟踪,没有制定相关程序,在安全法规标准的宣传和学习上,尤其是新出台的法规标准的学习还不能满足要求。正因为缺少对新的法规标准的学习与理解,导致目前公司标准化工作的开展还完全停留在表象上,标准化项目推进小组的人员对评审标准还未结合公司实际进一步深入。从员工的学历层次结构来看,目前大多数还处于初中及初中以下水准,大专以上人员仅占15%,需要通过改善员工的文化结构,来进一步增加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管理制度方面。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全面性和内容的规范性不足,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与管理要求,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贯彻落实。突出表现在隐患整改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三违”现象在生产现场不时出现。缺乏对厂内机动车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等制度的建立,而且单从今年已发生的事故事件情况来看,部分事故事件的发生与这几个方面的关系也甚为密切。

1-1 事故事件简况一览表

序号

发生时间

主要类别

伤害情况

主要原因

备注

1

1·25

眩晕

脑部出血

过度熬夜

员工入职管理

2

2·15

车辆伤害

脚部骨裂头部伤害

违章作业

照明缺陷厂内车辆管理

3

2·16

机械伤害

右脚夹伤

违章作业

应急处理方案

安装传送带防护装置

4

6·2

机械伤害

手部夹伤

违章作业

应急处理方案

加装链条锁

5

6·6

火灾

管理缺陷

相关方安全1211灭火器

6

7·20

机械伤害

手部夹伤

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危险分析、防护措施

7

8·17

高处落物

违章作业

应急处理方案

更换电磁换向阀

风险管理方面,对全厂危险源的分析与评价工作没有实施,缺乏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还没有形成文件化的信息资料,更不用说分级管理、动态控制与预警管理等现代安全管理要求。从事故事件分析情况来看至少有1起“7·20”手部夹伤事故是由于危险性分析未开展或不到位引起的事故。

事故管理方面。在企业员工对事故事件的报告制度、企业管理者对事故事件原因的查找以及对事故事件的统计分析和经验吸取上比较缺乏,无论是各项制度还是执行力度都需要加强。

今年以来发生的12起有记录的事故事件中,7起有书面的报告, 其中5起属于“三违”引起,3起导致人员受伤的都属于机械伤害,5起事故由于设备设施本质不安全导致。事故报告经过叙述不清晰,原因分析不到位,事故处理不全面,四不放过未落实。报告中应注明员工受伤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等。

应急管理方面。有3起事故后提出开展应急处理方案学习,可到目前为止公司的应急管理体系未建立,应急预案体系非常缺乏,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概念混淆,缺乏统一规范性。应急资源数量不足,缺乏有效管理。尚未组织比较正式的应急演练,没有应急演练方面的程序和计划。

激励机制方面。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多数员工认为激励机制有一些作用,但作用尚不特别明显,在激励方式和激励措施的实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制度的公平合理性有所质疑,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有待提高。从公司今年新进员工的数量可以看出,虽然炼胶一分厂B区的投产需要员工,但另一方面更需要公司的领导层通过进一步优化激励措施,能留住人,用好人。

 

通过评审,目前公司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很多问题并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解决的,结合公司的安全管理实际,针对工作的轻重缓急,这里初步提出工作思路或建议:

1.可以通过社会招聘、内部培养等模式,逐步调整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的文化层次结构,提高和改善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管理窘境。

2.通过辨识评估进一步理清公司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把握过程风险管理。在员工安全意识培养的同时,注重强化设备安全,控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保障生产本质安全。

3.着力从电力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等角度开展应急管理,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合理配置应急设施、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真正做到平战结合、忙而不乱。

最后期望贵公司能根据生产实际,结合所属行业安全生产特点,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管理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落实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公司的设备管理、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人员行为和意识管理,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和财产损失事件的发生,保障公司良好健康发展,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