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2015-04-24 11:29:43)
标签:

道教

经幢

易县

分类: 河北

              千年遗珍——易县道德经幢

 河北易县县城内东南现存一处古迹——道德经幢 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1996年又被国务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10多年过去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保碑,还是没有看到。只看到1956年的省保碑了。也成“文物”了。
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道德经幢于唐开元廿六年公元738年)建。幢身镌刻唐玄宗李隆基,御注老子道德经》81章,起初在易县城西开元观,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由知府张孝祥移于府治,后又迁至龙兴观今址。如今被一片玉米地包围着,旁边就是高楼大厦。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易县道德经幢为八角柱体,幢高6米,分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

幢顶已有残破,原用一块巨大的青石雕成,高38厘米,为屋顶状,呈八角形,与幢身形体吻合。
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幢身上块自东面起由左向右,正楷大字竖书“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注”十八个字,占三面。下刻开元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唐玄宗颁发推崇《道德经》的诏书,对老子的《道德经》,要求“士庶家藏一本,勒令习读使知指要”。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经幢下块各面依次镌刻老子《道德经》,共计八十一章,尾题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赏紫金鱼袋上柱国田仁琬奉敕立”,“开元二十六年岁次戊寅十月乙丑朔八日壬申奉敕建”。

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经幢文洋洋洒洒5000多字,为唐代书法家苏灵芝所书。

 幢座为一仰莲石雕,座下的方形平台为后世补砌。幢身由上下两块白玉雕刻而成,共高4.29米,直径90厘米,平面为八角柱体,每面宽40到42厘米不等。
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道德经幢,为其修建了亭子,遮风挡雨。可是如此珍贵的文物古迹,可是当地好多人都不知道。

 易县道德经幢历经一千多年,能够留存,并且躲过了民国那次毁灭性的破坏,又躲过建国后的文物浩劫,实乃万幸。易县道德经幢,体型高大,材质精良,雕刻精美,真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小序:易县道德经幢不是很好找,你打听经幢,根本没有人知道,打听石柱子,多方打听才找到,一片玉米地里,周围就是高楼,房地产开发的步伐,已经将经幢围起来了。北边是龙兴观旧址,有三通石碑和一株古柏树,可以一同游历。河北易县道德经幢
道德经幢的命运如何,还是个未知数。如果有一天,能够把道德经幢和石碑、古树能够有效的保留下来。建成公园,供游人参观,那才是最好的归宿,对得起古人,也对得起后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