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2013-04-15 10:24:17)
标签:

白浮图城

狄仁杰

狄梁公祠

石碑

旧县

旅游

分类: 北京昌平

 旧县村曾经是昌平就是的县城所在地,从唐朝到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在这几百年里主要时间都作为昌平县治所所在地,叫作:白浮图城

 1450年永安新城建完后,才迁到现在的昌平县城。过去旧县村庙宇众多,据说有13座之多,最有名的就是狄梁公祠,为纪念唐朝狄仁杰而修建。

 旧时每年农历四月初一是狄梁公祠的赛会。届时方圆二三百里内的人们都来进香;农历九月初三是庙会,该庙会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前,后来发生抗日战争,庙会从此终止了。

 狄梁公祠香火千年而不断,很可惜解放后逐渐衰败,在今天全部消失了,现存的多块石碑能够证明,历朝历代都对狄梁公祠进行了修缮。这些碑现在主要在昌平石刻公园内。

下图是元大德三年《狄梁公祠碑记》碑,上面有一只虎爪子。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下图是明朝隆庆年间重修的石碑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下图是崇祯十二年重修碑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下图是崇祯十六年重修碑
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下图是康熙年间重修石碑
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这么多块石碑,当年不知道什么原因,都移到昌平石刻园,如果能够在村里保存,感觉就更好了。

 昌平文委的院子里,还有一块旧县的石碑,明万历21年《重修昌平州旧县昭圣寺碑记》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当地传说,狄仁杰曾在昌平作过县令,为百姓办好事,所以百姓修建狄梁公祠,千百年来纪念他,其实狄仁杰没有在昌平当过县令,只是到过昌平。

 那时北方一直战乱,先后遭契丹人、突厥人侵扰,在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人攻陷冀州(河北临漳),武则天为派狄仁杰为魏州刺史。狄仁杰关心百姓疾苦,让百姓返回田间耕作。契丹人听到狄仁杰治理有方,率军回归北方。唐圣历元年(698年),狄仁杰时任幽州(今北京)都督。后任河北道安抚大使,采取了四条治理办法:一是上疏皇帝,请求赦免河北诸州胁从于突厥的民众。二是散粮以赈济贫乏。三是修驿路以济旋师。四是严禁部下侵扰百姓,犯者必斩。
 唐初,昌平百姓常受突厥兵的骚扰。由于狄仁杰对河北诸州治理有方,昌平的百姓得以回乡生产、休养生息。人们感念狄仁杰的恩德,在白浮图城建狄梁公祠。
  狄梁公祠过去十分有名。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说:“而唐狄梁公祠香火特盛,岁四月朔,赛会,二三百里内人至者肩摩踵接。
 清代人倪岳所作的《谒狄梁公祠》,诗曰:
 城西亲拜狄公祠,袍笏森然仰令仪。
     此地孤云心尚在,中天落日手曾支。
     平生事业存唐史,一代文章托范碑。
     闻说邑民能报德,春风香火重追思。”
 昌平当地流传着狄仁杰审虎的故事。据说当年狄仁杰在昌平当县令,一日一老太太击鼓告状,告山中老虎吃了她儿子。狄仁杰传老虎到堂,老虎承认其吃了老人的儿子,狄仁杰判老虎养活老太太,养老送终。后每日老太太骑着老虎沿街乞讨,成为一景,数年后老太太去世,老虎又去棺材铺乞要棺材,村民合葬老太太之故事。一并记之吧。
 从纪念狄仁杰的狄梁公祠来看,“只要你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了,老百姓会世世代代记住你、歌颂你;相反的那些当政者,老百姓同样也会记住你,不过是骂名千载罢了。”
斗转星移,曾经的繁华胜景如今已经都不在,县城搬走了,狄梁公祠荒废、消失了。如今仅剩下一座观音庵和一株老槐树,向来过的人们诉说着曾经的历史。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远远的看到水塔上面的“旧县”二字,让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能够想起,这里曾经是昌平的县城。
昌平旧县狄梁公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