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京门是沙河巩华城的南门,是保存最好的一座门。1995年巩华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巩华城所在位置极为重要,南面保卫京师,北面拱卫明陵。扶京门的意思是“拱护神京”。正门三个门洞,形制如同故宫之午门。

外面设有瓮城,分设三个城门,

瓮城南门外正中有石质匾额,上书“扶京门”三个大字。

门洞下面的大石头台面,透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瓮城东西门设有千斤闸。

东门现残存一旧式木门,门板之薄肯定不是当年的原物,但也应该有几十年的历史,应该是解放后被第五肉联厂占用时修建的。

瓮城的城墙外面是青砖包砌,内夯黄土,有的部分保留的很好,

能够看出当年的雄姿,有的部分黄土外露,为了保护城墙,在外围用新的城砖围筑了台子。

城北边保存了一座硬山顶的房子,保存的相当完好,应该是守卫城门的士兵用的兵房。

瓮城内设有马道,

可以爬到城墙上面去,可是年久失修,马道的砖地面不见了,露出了黄土,城墙上面荆棘丛生,羊肠小道了。

瓮城内有一口水井,井壁是用城墙砖修砌而成。

而如今瓮城内一片狼藉,当年昌平县保护的石碑横躺在地上,

老的石构件也散落于此,

过去的老城砖,被收集码放成堆。

城墙上还能够看到过去私搭乱建的小房子,

过去这里被北京第五肉联厂占用好多年,后来听说还泡过豆芽,现在瓮城的北边还残存好多大缸,

被北边的城门洞内还用水泥砌了好多池子,还分上下层,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如今瓮城里长了好多树,在西门外长着一棵大杨树,

门旁边一个石碑的底座躺在那里,碑不见了,

还有一个直径有七、八十公分的大柱基石也散落一旁,

据说在北面的城门上还有6个同样大的柱基石,应该是当年城门楼上的柱基石,从如此大的柱基石来看当年的扶京门城楼肯定是十分的高大的。可惜没有影视资料,不知道当年的城门楼是什么样子,应该如正阳门,或如居庸关一样吧。西门旁边挂着铁牌子,介绍巩华城的历史和现状。

面对如此之模样的扶京门,对于文物爱好者来说是何等的心痛啊,幸好巩华城在拆迁,但愿不远的将来,政府能够把城门修好,让五百年的老城门重现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