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年墓位于东小口镇太平庄村。
现在由于天通苑的开发,早已看不出村庄的影子了。嵩年是清道光年间承办东陵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死后安葬于此,后来由于修建天通苑,将其墓向西移至今天的位置。据说该墓地规模宏大,占地25万平方米,历经磨难,而今仅存墓碑一座了,很是可惜。碑的内容记录了嵩年的母亲对其的养育之恩。由于现在该碑被墙圈起,不能够近距离查看。据资料说该碑高4.85米,上款:奉天承运,下款:道光贰年拾壹月拾柒日。
该墓碑于2004年7月被列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
该墓碑石质精良,雕刻精湛,只可惜赑屃头部被破坏了,后来从新雕刻了一个新头,修补上,可从石质和工艺手法都和过去的不可比拟的。
碑的底座很是精美,雕刻着云龙图案。
这是赑屃的侧面。
碑的正面是碑文,现在圈起来了,到不了跟前去。碑文记录了嵩年其母对其养育之恩等内容。
这是碑头的正面。
这是碑头的侧面。
碑身的侧面雕着一条龙,从上而下。
该墓碑前些年周围还有柳树,还在地平面之上,而短短的几年,周围地面升高,墓碑在坑里了。周围砌成了围墙,圈了起来,成了下图的样子。
世事变幻,沧海桑田。100多年的时间,曾经的墓地,如今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天通苑社区。原来的主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幸好,嵩年大人的墓碑还在。还能够让人们知道这里曾经的历史,还能够让人们想象当年的模样。
(小序:2012年8月22日去立水桥办事,就顺道去了嵩年墓。坐地铁到天通苑下车B出口,东西方向大街:太平庄中二街,向西到头,有一个物美超市,在超市的西南方向。一路打听,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就是与墓碑很近的人,都不知道原来身边还有这样一处文物古迹。可能人们生活的脚步太快了,可能是人们的文物意识太弱了,总之费了好大劲才找到,周围都是收废品的,四周垃圾遍地,墓碑大大低于地面,四周砌了一圈,像过去的猪圈一般,有效的阻挡了垃圾的入侵,如果没有这圈墙,真不敢想象,会是什么样。坑深,本人下不去,我的到来,惊动了野狗,总是不停的叫。
看到嵩年大人的墓碑,真是无奈啊,当年建天通苑,就向西迁到这里,谁曾想,几年光景,四周地面升高,成了如今的样子,我曾设想,能不能在天通苑社区内的公园找块地方,把嵩年墓碑重新迁回去,让周围居民在散步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历史沧桑,增加文化气息,不是很好吗?期待着有一天,在政府部门的努力下,嵩年大人的墓碑能够重新回到它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