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班上课中冷场之思考(转)

(2014-05-10 22:14:07)
分类: 前行在教研路上

论文题目

借班上课中冷场之思考

作者

程利军

联系方式

13133086826

单位

孝义市第六中学

职务

教师 

关键词:冷场  借班上课  课前热身  专业素养  激励评价

中英文摘要:

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师生互动协调的课堂是每个教师心目中的理想课堂。但在借班上课时难免会出现冷场现象,几乎每个教师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那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冷场现象呢?我觉的我们教师要有一定的智慧去化解冷场,将课堂变得热气腾腾

正文:

借班上课中冷场之思考

    所谓冷场,就是教学对话过程中突然出现的衔接空白,尤以借班上课,冷场的现象比较多。造成冷场的原因有很多:1.借班上课时教师不熟悉学情,师生之间不熟悉,有坚冰现象;2.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超越了学生现有认知水平。问题设计难度过大,新知识无法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接轨,导致“问题可畏”或“索然无味”。3.在教学中教师态度严谨,表情严肃,学生容易产生恐惧感,削弱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4.教师课堂评价单一,激发不起学生发言的兴趣……总之,冷场就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令人压抑的“沉默”。

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师生互动协调的课堂是每个教师心目中的理想课堂。但在借班上课时难免会出现冷场现象,几乎每个教师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那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冷场现象呢?我觉的我们教师要有一定的智慧去化解冷场,将课堂变得热气腾腾。例如:

一、利用课前的热身活动,打破坚冰。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英语课前的热身活动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期待和向往的心理,思维进入兴奋状态,自然地融进学习中。另外它也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控学生的情绪,为开展新的语言项目的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这对于借班上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唱英文歌、做游戏、对话、猜谜等活动拉近与所借班学生的距离,打破坚冰。

二、巧用激励评价,加油鼓劲。

当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充分肯定时,会大大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反之,如果教师非常苛求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一定会泯灭学生那火一般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要尽可能减少学生的挫折体验,经常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在适度的心理满足中激发表现欲望。例如:“Well done!”“Excellent!”“You are a sunny girl”等。同时我们还可以适时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或一些小的贴画、印章等进行激励,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认可的动作,都会让学生兴奋无比,从而更积极地投入新的学习。

三、迅速替换问题,降低难度。

当问题太难而使课堂出现“冷场”时,我们就可以运用“李代桃僵”法,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另用一个自己把握之中的类似问题来替代,把学生探究方向转嫁到新问题上,课堂就会不再“冷场”了。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我问学生:“How does Han Lin like buying clothes or other personal things for people?”被抽到回答的学生一时反应不过来,出现了冷场现象,我立刻换了一种方式去问:“What does Han Lin think of buying clothes or other personal things for people?”学生立刻反应过来,回答道:“She thinks it’s hard.”

四、适时“回梳” 疏通思维卡壳
    课堂冷场大多出现在课堂前中期,即问题解决过程的前半段,而在中后期,相对较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为教师预定的问题的解决途径或方式不利于大多数学生多途径、多侧面参与,导致学生思维卡壳所致。此时他们需要的不是催促,不是善意的等待,而是需要在思维层面上的醍醐灌顶。“回梳”,无疑是妙策。即重新回看学生的认知,进而引导学生的思维逆转,实现探究对象的再认识。它宛如初春后的暖流,吹开学生思维的坚冰,重新把卡壳“冷却”下来的课堂搅得“热气沸腾”。

例如在新阳初中送教下乡时,当我让学生利用八年级上九单元的目标语:When were you born?I was born in …去练习对话时,学生因忘记了月份单词,练习起来结结巴巴。这时我及时停下训练,插进月份歌与学生一起复习月份的读法,待学生熟悉后,再进行前面的练习,效果就好多了,课堂气氛也重新热气腾腾起来。

五、激将法

我们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采用“激将”法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欲望,使冷场次数大大地减少了。而且我觉得“激将”的最佳时机是在意识到要“冷场”或刚进入“冷场”时。这时,我们可以对学生说,“这个问题‘难’极了,我估计没人能回答得来!有谁答得来,下课后罚我给大家唱支歌!”“回答问题错了没关系,关键是要敢说。我允许大家出错,但估计还是没人敢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女同学可以回答得来,不用回答了,男同学不太行,不服你试试!”等等。

六、巧妙营造互动的课堂

学生不愿主动举手,其实是学生的主动权和参与权被教师制约的表现。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心理上拉开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课堂中一切以服从教师意愿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单一的你教我做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自主、自愿的学习形式,以实现师生间平等互动的教学效果。

七、增加知识底蕴,提高专业素养,防止冷场。

教学出现冷场的现象归根结底是教师知识底蕴和专业素养有差距。为了避免冷场现象,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底蕴,提高专业素养。以使自己拥有宽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见识、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并具有多方面的良好素养,成为跨学科的“复合型”教师;我们必须勤于思考、敏于比较、善于调整,做“创造型”教师。同时,要求我们强化反思意识,善于反思课堂具体问题,深入思考对策,提高教学艺术,提高驾驭复杂多变课堂的能力,做“研究型”教师。一个底蕴十足、素养高深的教师,必然会让课堂冷场尽可能地销声匿迹。

八、走近学生,避免冷场

我们讲课前都会精心的设计课堂,备教材,但往往会轻视被学生这一环节,因此所设计的课堂多多少少会有所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出现冷场现象。我觉得我们教师课前不管怎样去做精心的预设都不如走近学生,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交流,这是避免冷场最有效的良方。例如:前几天在七中上研讨课,我讲的是九年级Unit13单元的Reading.我以学生喜欢的话题“过生日”导入新课,问学生你过生日时,会收到许多礼物,那你收到这些礼物时你的感觉是什么?这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举手畅谈自己的收到礼物时地感受,为下一步的教学做了很好地铺垫,避免了冷场现象。

总之,只要我们做一个善用计谋的智慧型教师,就能巧妙地应对“冷场”,让你的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

[2]柴全喜.打破课堂沉默提高教学效果[J].教育与职业,1999

[3]姜新生.“无问题学生”是如何产生的——关于课堂沉默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4

撰写心得:

   我是在一次听别人的课时,课堂不断出现冷场现象从而引发的思考。由此想到我们在借班上课时出现冷场现象如何处理?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翻阅大量的书籍和杂志,决定了我研究这个课题的决心。通过研究这个问题,我得出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课前的热身活动,打破坚冰。巧用激励评价,加油鼓劲。迅速替换问题,降低难度等方法就能解决冷场问题,将课堂气氛变得热气腾腾。同时也充分验证了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这一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