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系统滞后问题的解决方案

标签:
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缠论缠师韶山映山红 |
分类: 缠中说禅学习札记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Uyc2JYRibYBf6MLVyPWJBicp8IbyAFueBlZuiaE7tySJ4y7BNQotYVSqvicbGrDD8y8qyMP3xDoaY5dRWkUobxzo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均线的滞后,是众所周知的。
怎么办?
咱们学缠论,都有级别的概念,所以,这就可以是最直接的办法。
嫌弃大级别均线的滞后,那就结合小级别均线。
非要说1分钟图上的MA5/MA10也太滞后,满足不了您的操作要求,那您的操作级别也太小了,又何必用均线系统呢。
有人说,可以结合分型。
问题是,分型,她自己并没有办法证明,是中继还是转折。
而我之所以选择均线,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当下的问题的,怎么又绕回去了呢。
我觉得,既然选择用均线系统,那么,可以确定的,就是金叉和死叉,以及由此产生的上位和下位。
这个,是非常明确的,没有半点含糊。
也不会像原文的笔那样,成立了,还有可能不算。
明确,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也就意味着,非此即彼,这是最简单的完全分类。
完全摆脱了我们个人的水平与能力的一种客观事实。
为了解决均线的滞后问题,小低级别的均线,实际上,就相当于提前做预判。
在本级别还没有能力做出明确判断的时候,用小级别已经明确的判断,来提前预测大级别的演变。
既然是预判,就有对错的问题,然后又要有一些规则,来约束。
实际上,缠论的第一类买卖点,大部分的第二类买卖点,就是这种提前预判。
还记得最后一课么,讲什么是底部。
底部盘整,往往是背驰之后的中阴中枢,也可能是新走势的第一个中枢。
不管怎么说,当这个底部中枢先出第三类买点的时候,我们认为,底部完成了。
如果先出的是第三类卖点呢?当然是底部构造失败。这时候,什么一买,二买,都只能烟消云散了。
有人说,不要有抄底逃顶的执念。
那样的话,整个筑底的过程,都没办法参与了。
当然,不会有筑底失败带来的损失。只是,也没有筑底建仓、降成本的收获。盈亏同源嘛。
只不过,我们小散,一叶孤舟,似乎并不讲究大级别的静候。
我们更习惯的是,一天不操作就手痒痒。
我昨天说的这个机械操作法,就是典型的,不折腾不舒服斯基。
关于连续缠绕的问题,怎么应对?
我觉得,大级别快速缠绕,小级别就不会缠绕。小级别快速缠绕,大级别就不会缠绕。
所以,要有个互相制约的判断依据。
真正遇到的问题,是非背转折。
比如,下图,这些天的上证50的走势。
黄色线是30分钟MA5/MA10吻笔,绿色线是5分钟MA5/MA10吻笔。
每一个30分钟吻笔的转折,都没有次级别的5分钟吻笔走势的背驰来做判断。
也就是说,没有一买,只能做二买。
问题在于,二买也需要同样的判断,如果还是一样的,没有内部结构的背驰,怎么办?
总不能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没完没了吧。
我设想的解决方案就是,以二买后的金叉作为操作点。想抢跑就去次级别,同样的可以二买后的金叉作为操作点。
实盘操作分析。
19日晚上写好了前面那篇文章,一个简要的操作方法。
同时,去几个主要指数上面画图,很显然,30分钟吻笔处于背驰段状态,计划,二买介入。
20日的上午,二买出现了,动手,买入了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这三个指数ETF,各一单。
还买了一单恒生指数ETF,想的是,那三个指数如果有问题,当天不能反悔啊,有风险。
这个是T+0的,踏实一些,也许可以长做。
买了之后,又想,这个ETF完全不了解啊,对那边的市场也一无所知,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反而危险?
所以,在尾盘又清了。这个只涨起来一点点。
总结:
这一天的后面,涨得这么好,并不是我能预判的,我只是机械操作。
想起了沪上十二少说的,赚钱,是老天爷给的,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能做的,是少亏。
也看了创业板、中小板和其他的ETF,犹豫了。
毕竟是追高的介入,是不是还是谨慎一点?
而且,虽然是机械操作,弄多了,是不是顾不过来?
试运行的时候,操作方法还需要打磨,悠着点为好。
所以,最终还是没有下手。虽然后半天的时间并没有什么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