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文化遗产地——阴墟(一)

(2011-02-26 14:42:20)
标签:

参观

阴墟

商文化

甲骨文

青铜器

分类: 华中游记

    那日,一行人参观完红旗渠,午餐后乘车返回安阳,赶往位于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游览了世界文化遗产、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阴墟宫殿宗庙遗址。   


http://s14/middle/72407feat9d2acfa3b80d&690

    “这里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至今仍为世界上1/5的人口使用”。“阴墟,堪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相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播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这是2006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5年后的同一天,第30界世界遗产大会给予中国安阳殷墟的评价。整个审议过程只用了6分钟,当担任报告员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总协调员尤嘎博士宣讲完推荐报告后,会场没有一位专家提出异议,阴墟顺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http://s4/middle/72407feat9d1c5ecfb963&690

 

走进阴墟博物馆,一部博大的地书展现眼前。

    阴墟:商文化精髓的见证。殷商文化是一个灿烂的文明,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要素。阴墟以独具风格、规模巨大、规划严  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弘的都城气派而卓绝一时;以制作精美、纹饰细腻、应用广泛的青铜器而闻名中外;以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制骨、陶器烧造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而享誉世界;以造字方法成熟、表现内容丰富、传承有序的甲骨文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


http://s9/middle/72407feat9d1cd6f95778&690

 

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

   

http://s14/middle/72407feat9d1d00ebeffd&690
    甲骨文多数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的,其中以龟板和牛的肩胛骨最多。在阴墟发现的甲骨文中内容涉及商代祭祀、田猎、天气、疾病等方面。

 

http://s15/middle/72407feat9d29c9da267e&690

 

http://s6/middle/72407feat9d1cf5a7aff5&690

    中国最早的档案库——YH127甲骨穴,于1936年阴墟第13次挖掘中被发现,出土的龟骨总数为17096块,其中仅完整的龟甲就有300块之多,是阴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根据“YH127”甲骨窖穴内甲骨的堆放情况,考古专家还推断出这个甲骨窖穴可能是当时废弃的档案库。

http://s7/middle/72407feat9d2a75839626&690

http://s8/middle/72407feat9d2b9541f917&690

考古学家对甲骨文中的旅字解读:众多的人集于旗帜之下,表示是一个军旅的意思。后引申作旅行、旅途等。原来现在的旅游也是源于殷商啊!


 辉煌的青铜时代。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殷商青铜器夸张而神秘的风格蕴含着深厚粗犷的原始张力,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情感和审美观念,其辉煌的成就使其成为世界古代青铜文明的中心之一。

http://s6/middle/72407feat9d28ab21ce65&690

    1939年出土于安阳市武官司村北地阴墟大墓的司母戊鼎。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鼎,是殷商青铜器的最高代表。它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重832.84公斤。

   

    虽然已过去3300多年,司母戊鼎依然美轮美奂而洋溢着王家之气,现在国家博物馆里,作为镇馆之宝。司母戊鼎名字的来源,是因为鼎腹内三个清晰的铭文。经考古学家70多年对甲骨文研究,确定这三个字是“司母戊”。所谓司,就是祭祀,母是母亲,戊则是个人名。到底谁才是“戊”?可以想象在晚商时期,铸造这个巨鼎在当时来说必定是一个举国上下的浩大工程。经专家研究确定,如今我们能够知道的就是:武丁王的儿子,商王祖庚或是祖甲铸造了这个惊世巨鼎,为的就是祭祀母亲“戊”。

 
http://s11/middle/72407feat9d28c6a0dc2a&690
    听讲解员介绍,腹鼎内有铭文,但由于展品中的司母戊鼎很高,我跳起脚来还是没看见铭文。于是我踮起脚尖,高高举起相机,才拍到的鼎腹内三个清晰的铭文“司母戊”。

 

http://s15/middle/72407feat9d297989576e&690

阴墟出土商代晚期青铜酒器:爵、觚。

 

http://s5/middle/72407feat9d2a568567d4&690

妇好墓出土的吹煮器、酒器。


http://s13/middle/72407feat9d2a66ec91bc&690
一把代表领兵权力的虎纹青铜钺上,铸有妇好铭文。长39.5厘米,重9公斤。

唤醒三千年前的女将军妇好。说到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人们都熟知花木兰、穆桂英,却不知道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一位著名的女将军,她就是商代国王武丁的妻子妇好——才貌双全、功名显赫,甲骨文上有关她的记载就有200多条。
http://s11/middle/72407feat9d2990ed711a&690

阴墟宫殿区妇好塑像。人们把想象中关于女英雄所具备的美好形象慷慨地赋予了这位巾帼将军。

 

 

http://s10/middle/72407feat9d299ba72409&690

妇好塑像身后的妇好墓。

http://s8/middle/72407feat9d29a5ad9527&690

妇好塑像左后侧为墓室原址,现辟为展室。

 

    沿着墓道走进墓室,这是一座未经盗过的商代贵族中型墓葬。共出土随葬品1928件,其中青铜器460多件,玉器750多件,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等。此外,还有6820多枚海贝!特别令人振奋的是许多青铜器物上有铭文。

    在已经发现的15万片甲骨文中,不但有很多关于她出征的记载,共200余条。据记载,一次她带领13000多将士去征战,许多男性将领臣服于妇好麾下,结果大胜而归,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女将军!妇好英年早逝,为纪念她的功绩并表示对她的钟爱,武丁破例在宫殿区为她修了一座陵墓,以便祭祀。

http://s6/middle/72407feat9d2b56a168e5&690
妇好墓中陪葬的青铜器:青铜鼎、吹煮器、酒器等。在墓室第二层两侧是陪葬的男性遗骨。

 

http://s16/middle/72407feat9d44986fa11f&690

妇好墓出土的骨饰,发簪上镶嵌着绿松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