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滴水湖、东海大道、洋山码头

标签:
旅游 |
早晨乘10号线,转11号线,再转16号线,到滴水湖站下。今天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是洋山岛,所以一出站我就问交警,到洋山的公交车在哪里。在云鹃路上找到了,9点50分发车。距发车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何不玩一玩滴水湖。
滴水湖我已来过两次,都是盛夏,记得3年前,也是最近的一次,脸上晒得脱了一层皮。这一次刚刚降温,寒风劲吹,刚好。我走过环湖西二路、环湖西一路,到达湖边。视线中隐隐看到浩瀚的湖水中央竖起一个椭圆的滴水湖标识,湖边的建筑又增添了不少,水边的野鸭欢快地追逐。我连忙拿出手机来个360度旋转视频拍摄,立马传至快手和抖音。并以滴水湖为背景留影一张。
随后我在湖边附近走了几个来回,有工人搬运建筑材料,走向尚未完成的湖边建筑。
湖边花园有一些雕塑,其中一座,一位站立的女孩,手捧书本,脸微微上抬,目光愣愣地看着上方,出神的目光刻画得微妙微肖,丝毫不亚于西方大家的作品。这传神的目光展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她一定在想着美丽的明天,因为书本里有着未来的故事。求知才能上进!
啊!上海这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又是在创新之城临港新城,藏着多少人的梦想!有梦,就有前进的力量!
9点50分洋山专线公交车准时开出。这条线有四五个站点,终点站是沈家湾码头。我第一次去洋山,也不知哪个站能使我的旅游精彩一些,售票员给我定了,游客服务中心,10元票价。
公交车在滴水湖西行驶了一会,经过建桥学院,驶上了东海大桥。记得3年前,我步行绕湖一周,中间还去了南汇嘴看海。在南汇嘴,只能看到大片滩涂外的一条线的海,没有什么意思,但我却在南汇嘴的另一边看到远远的一条线的海上大桥,游客告诉我,那就是东海大桥,是直通洋山港的。那时的我就萌生了上东海大桥的念头。
现在,我乘坐的汽车行驶在东海大桥上啦!我惊喜,我兴奋!
大桥两边的海水无边无际,跟北中国海比,跟南中国海相比,一样的辽阔无垠,一样的具有震憾力,只是还没有完全从滩涂中脱胎出来,海水是黄的。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如此的东海。
汽车行驶一无阻挡,很快,风浪变大了,在无边的海浪中大桥两边出现了数不尽的风力发电机,那数十米长的叶片在海面上永远是小菜一碟,但却是人类最美的风景。
没忘记录了两段视频,一是没有风力发电机的海面,二是有风边发电机的海面,后都发至快手和抖音。
大桥上的汽车很多,多数是载重卡车,也有一些小汽车,像我们的公交车只有我们一辆。一会我们车在前,一会他们车在前,虽然超车,但车道多,都各行其道,井然有序。
我看到前面大桥甩弯了,桥洞高起,桥面隆起,有高高的桥塔和多根斜拉索。
我看到远处海平面上的几座小岛,不知何名。
据载东海大桥全长32.5公里,北起上海芦潮港,到大乌龟岛25.3公里,从大乌龟岛到小洋山岛,3.5公里。洋山岛已属浙江省。
过了大乌龟岛,小洋山岛近在眼前。
不一会,我见到了小洋山岛伸进海里的山石,几乎在同时看到了洋山港。
洋山港依托洋山向西建设,南北绵延5公里。从汽车上只能看个大概,一堆堆的集装箱又一堆堆集装箱,一个个起重机的龙门吊车抓起集装箱的边沿向西滑去,装载货物的船是看不见的。据载,中国花费700亿打造全球最大的深水港,在5公里之上紧密排列60多个集装箱吊桥。填海造岛后仅在北港就建了16个停泊船位。洋山港自2016年以来连续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一。洋山港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它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
我打开手机录了汽车经过洋山港的一段视频,随后发至网上。
(上图来自网上)
汽车下东海大桥行驶在小洋山岛的路面上,路况条件不够好,路边好多废弃的集装箱。
汽车过了小洋山隧道,在同欣一路东海大道站停下,我和其他几个人下车。这里有几幢大楼,上海港公安局洋山分局、洋山国际海员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
我们都在寻找可以看海的地方,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一边是山,另一边是乱草地,乱草地再过去是一人高的水泥墙,上面还安装了铁丝网。景区大门紧闭,据说疫情以来就没有开放过。估计景区内可以看海的。
从百度地图上看,这里就是被称为“石龙景区”的地方。我沿着水泥墙走,也是沿着同欣二路的边沿走,去寻找看海的地方。路况不好,到处是水塘,大卡车开过,泥水直溅,我的身上也被喷了一些。
走啊,不知什么时候是尽头?正有两个工人在用梯子往墙上安装铁丝网,我问他们哪里可以看海,他们说还要再走3公里,叫我爬上他们的梯子看墙外,墙外也不是海,而是一片乱草地。
既然看不到海,那就欣赏另一边的山吧。
群山起伏,山势平缓。光光的石头像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面包倦伏着,面包的分界处长满青草,没有一棵树。在最高的那座山的山顶竖起一根长方体的水泥柱,柱子的四周像被一圈圈的弹簧緾绕着。
看不到上山之路,但我想只要山势平缓,我也一定能登上去,并且能到沿着弹簧爬到顶点。
站在山的顶峰一定能看到东海,看到整个洋山岛,看到全部洋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