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旅游江苏园博园(下)

标签:
旅游 |
出淮安园,是园博园内的两处自然石林。这是矿山的石头经自然风化而形成的景观,像无数个小山起伏,又像列队低头向山头冲锋的众多士兵。石间有自上而下的流水形成的沟壑。
应该说这里是不同于云南的另一种石林。在平原面积占95%以上的江苏,能欣赏如此的石头林,已经很难得了。
扬州园林,何园、个园最出名,现在园博园内是以冶春园为蓝本设计的。迎面一个半亭“九峰生烟”把游人引入园内。我从假山石路径中穿过,见路牌,有风漪、临池、一片南湖、谷雨轩等内容。在写有“烟渚”的一间大屋里,正在营业,卖冶春包子。以游客为对象,经营买卖,在园博园诸园内是少有的现象,也是一种人气吧。到临池了,中间高高矗立着一柱假山石,沿不规则的池子边也都有山石。“一片南湖”有更高耸立的假山石。
看来,泰州园对假山石的运用尚“秀”,而扬州园尚”高”。
以寄畅园为蓝本布局。长廊游走在园边,绿树分布于山林。园内有一不大的池塘,正位于南京园的城墙脚下,水边山石各具形态,玲珑剔透,内容丰富。假山石又叫“太湖石”,是无锡本地所产,对其应用更是得心应手。那水边山石连绵不断,平缓的,高起的,有组成高山的,也有自成半岛的。高高低低的绿色树木穿插其间。因而看上去并不单调。贴着水面一块小石板就是一座桥,恰到好处。
那是园内最宽的一条道路,白色小石子、黑色小石子各组菱形平铺,配以竖立的小石块组成的正六边型,共铺地面。仅仅这几米长的道路就要花费多少人工!路的一边是竹林,另一边也是山石,而这山石跟水边的又不一样,显得粗大憨厚。
园内“秉礼堂”,亦显气派。
古代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齐聚苏州,建园建塔建寺,苏州以园林全国出名。本园只以北宋时期建造的沧浪亭为蓝本布局。我由姑苏台进入,你可见苏州园的豪气,像我赞颂的泰州园的雪白的假山石,此处随意矗直于树丛中,而且十分高大。继续前行,这里的假山群太多了,廊道也多。游人必须穿过假山洞,才可以到达全园的核心景点沧浪亭。
沧浪亭立于锦鲤湖之中,跟岸边有平桥相连。锦鲤湖是园博园内最理想的一片湖泊,其它园的水面实际上都是池塘,唯有这里称湖。更有独特之处,这片湖泊北依高山绝壁,东临同样高耸的石头城(南京园)。湖泊依高山,高山临湖泊,是一种什么感觉?我想苏州城内的沧浪亭也是做不到的。因为那里没有山。再看这一座现实版的亭台,四角翘檐,周边石栏,硕大的木柱横梁,显得沉稳而大方。门柱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把游人引入自然界的优美意境。
时间已经过了11点,我在沧浪亭里石桌旁喝自带的矿泉水,吃自带的大黄油饼干,差不多也能应付接下去的行程了。
南京园,高高在上,我自觉无力向上攀登,没有去,那么就在沧浪亭里细细看其外观吧。南京又称石头城,它的城墙是全国仍至全世界最为高大挺拔和厚实的。得益于当年朱元璋的谋臣朱升的战略“高筑城,广积粮,,缓称霸”。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南京园的城墙,竟然也利用了原始山石,这跟我们在清凉门看到的一样,“石头城”之名由此而来。在墙城外,可以遥见高出于墙体的园内多座建筑,有歇山顶的塔楼,也有人字顶的宫殿式建筑,还有尖顶亭台建筑,再现六朝华林园的金陵帝苑的盛景。
据介绍,镇江园与南京园同在一个大院内,有高空曲桥相连。
连云港园展示的是仲鲜府园林,从圆门入内,有松海阅云,淳舍露、屏竹禅院等建筑,比较简明。
奇特的是从草房门入内,给游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不是穷酸,而是另一种类型的艺术造化。成都不是有杜甫草堂么?
首先见到的一片绿地上的几棵松树,虽是新植,但枝叶繁茂,可跟日本皇都二重桥的松树相比。松树题材,在各园内很少见。主体建筑在视平线之下,只见屋顶。又是诸园少见。我顺路而下,有一四方尖顶草亭和一座体量很大的大屋顶临水建筑“林溪精舍”。水边山峰突起,嵯峨高峻,虽是假山,但跟一般意义的太湖石假山是两个概念,倒像是淮安园内的浆糊石,每一块上都有无数个尖峰,有倒放,有正放,也有山洞,但不能钻人,否则挂下的浆糊会戳到你的头顶。山峰间青松屹立,林草森森。
再向下又是一个平台,山石与松柏同框。在另一处有一小广场,曲廊沿山势而建,远处青山隐隐。
依靠徒步旅行,要把所有13个园都看到,我已信心不足。今天气温升至34度,是这些天最热的一天,所带瓶中的矿泉水已剩不多。从南通园下去就是园博园路,沿路向西,便能到达园博园大门。我选 择返回。
出园博园,公交车没有,虽然很累,但我并不想打的,还是步行!
先向西再向北,孟北站越来越近了!忽然看到列车从高架路上通过,我吃了一惊,怀疑自己有没有走错。问了一位汽车司机,他说,这是高铁,你要乘的是地铁,还在前面。
怎么老糊涂了?地铁有时变成轻轨,从地面高架上走,但孟北站分明是在地下。
终于到地铁站了。坐到车上,才觉得很累很累,所带的水都喝光了,还是口渴。
下龙江地铁,第一件事到百家超市,买了一瓶矿泉水。然后步行到江东北路
到家,我看了手机上的读数,今日步行27558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