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辉煌与续写的华章——山西游记(十)

标签:
旅游 |
2022年7月26日
晨起,掀开窗帘,对面就是汾河,不远处汾河大桥。
出龙馨宾馆,在前面大街上走了一会,目的是要寻一条巷子到河边去。终于来到河边。汾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但它分明比黄河水清,也比黄河水静,倒像是长江的支流。我在河边步道上散步,不一会就到汾河大桥了。这桥远比我在宾馆楼上看到的复杂。高耸的塔门挂下的悬索分别拉住两座桥,这两座桥在河面上画出两条弧线,然后在两头相交。所以,这不是一座桥而是两座桥,但又共用一个塔门。详看桥的文字,叫“滨河公园大桥”。它不只是为了通行,更重艺术性!桥的两岸就是滨河公园了。许多人正在桥前广场跳舞。不过,大桥还没有完全建好,不让过桥。
我在河边步道上走,意外发现绿化带里有好石头,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收了。
今天只安排一个景点“皇城相府“,这也是我们山西旅游的最后一个景点。
据相关资料,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阳城北留镇境内。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由内城、外城两部分组成。 皇城相府景区游览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
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
内外城总长为678米,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为城堡式建筑;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
——“皇城相府”

——御书楼,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即1714年,因楼上藏有康熙御书“午亭山村”而得名。
——进城门,陈廷敬故居
——牌坊,
——大学士第、总宪府

——相府

——点翰堂,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多次作为主考官为国家选 拔栋梁之才的褒奖。
——堂内陈列,陈敬廷所任官职。

——读书著书

——《南巡歌》,为歌颂康熙南巡而著的一部诗集。
——接待过皇帝的庭院,此为皇城之由来,据说在此处两次接待康熙。
——小姐院




——陈廷敬与康熙字典
据记载,公元1710年6月,也即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受命与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共同负责主持编纂《康熙字典》。当时的陈廷敬已经72岁高龄,既是内阁宰相,又是当朝老臣,他在接受《康熙字典》的编修工作后,力辞官职获准,康熙命他以原官致仕,留京,专事《康熙字典》编纂。就在这时,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康熙字典》的编修,全部落在陈廷敬一人身上。《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书42卷,字数达47035个,比明代《字汇》多13000多字,是中国当时的字书之最。 《康熙字典》是一部宏篇巨著,它对中国古代汉文字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这部字典取材丰富,文化内涵颇为深、广,具有辞典的作用,可称为大而全。它可以查找到清康熙以前所有字书所失收的字,成为一部经典传世之作。
陈廷敬死后,康熙送棺安葬。
——河山楼,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陈氏家族为躲避战乱(陕西农民起义军)而建造的防御工事,楼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曾有800人避难于此,无一人受到伤害。如此高大的建筑物,虽经四百年风雨沧桑仍巍然屹立,雄姿依旧,可谓明清建筑史上的奇迹。
据导游说,当年有二十万农民起义军攻入皇城相府内。
陈家靠挖煤 起家,在明朝就很富有,不然哪会建城建楼保卫家产?陈廷敬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走的是读书做官的路。据说在京城生活并不宽裕。
——陈氏宗祠
——陈廷敬纪念馆

这是在将至出口处看到的,从门内我们看到了一组立体画面,台阶之上有房屋,房屋夹墙之间又有台阶,台阶之上有门楼,门楼之上还有楼,直看到天空。建筑层次尤其复杂,然而又不是刻意造成的,此类层次感在皇城相府随处可见,但都不相同。
据景区内导游说,在皇城相府形成景区之前,有好几百个当地老百姓都居住在景区内,后来政府为他们在景区外建了房子,导游并指了指远处红色屋顶的房子。老百姓不但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且持有皇城相府的股份,每年参与分红。导游说,这是皇城相府的先人们阴及子孙,做的最大的好事。
这使我想起江西婺源的崲岭景区,也是这样的,老百姓原居住在山上,后来搬出去了,但都持有景区股份,参与分红。
临上车前,我在景区进口处再留 影一张。
连续多天旅游都是团队餐,唯有最后一天午餐各人自便。天气炎热,我在近停车场的一家山西面馆用餐,叫什么“哈拉”面,15元一大碗,这碗的直径少说也有25公分。这种碗在上海、南京、苏州你绝对是见不到的。对于我们食量大的人来说,还是山西人爽气!
餐后,A6112大巴即向河南进发。漫漫长途,我们又一次见到黄河,中途休息还是在桃花坞服务区。下午5点多到达郑州火车站。相处6天的团队驴友相互道别。根据各自的火车开出时间,有的直接进站,有的还要在郑州过一宿。
我虽是很晚的火车,但还是进了郑州站。站里有空调,很舒服,有时间把这几天记录的旅游笔记整理一下。
2022年7月27日中午,火车抵达泰州。
总花费2084.12元,其中包括275元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