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辉煌与续写的华章——山西游记(四)

标签:
旅游 |
2022年7月23日(上)
晨出昨晚入住的忻州蒲公英酒店,还有几分凉意。
街很阔,对面是“丁方主题宴会酒店”。我沿云中南路向南而行,间或有摩托从身旁飞过,我赶大早是玩,他们一定有什么要事,不然不会这么快。
我这一边的街道有好多店,店名一个紧接一个“断桥塑窗”、“猫狗社”、“狗爸狗妈”、“忻云面食馆”等等。
看到路边的主题公园,“关爱未成年人”,绿草地上竖起红色平面剪影,一个大男人一手拉着一个孩子,很温馨。有老人到公园来了,面对绿地做深呼吸。
再向前,对面街上几幢红色的高楼,“忻州现代医院”几个大字很醒目。
回程,我钻进路边巷子去,看了“云中路小学”,前后两幢教学楼,中间是活动场所,国旗飘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字金光闪耀。
现代忻州城与昨晚看到的古城一样的靓丽!
今天的第一个景点是游位于忻州原平市的天涯山。天涯山是因介子推而出名的。介子推是谁?这里又有一个典故。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人,重耳落难,饥寒交迫,介子推割腿子上肉给重耳充饥。重耳掌握了晋国政权,是为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封官,但却找不到介子推其人,他回家孝敬老母亲去了。为了找到介子推,晋文公听信谗言,放火烧绵山,但留一条活路,想让介子推出山。一场绵山大火,把介子推母子都 烧死了。介子推灵魂悠悠然飘到了天涯山。
典故加传说把介子推塑造成忠孝两全之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达到介子推的高度。
天涯山下有个“石鼓神祠”牌坊。这个牌坊与介子推又有什么 关系呢?相传本地名士张显乐善好施,于此建舍“药院”。其妻为介休人士,后改为“介休神宫”。当地民众感念介子推“精忠纯孝“之美德,每年清明遂成庙会,都来祭拜。
在我看来介子推之灵魂悠悠然飘到天涯山,就是出自张显之口。
山下的一座庙里供奉了介子推的塑像,不知何故,被称为“閰王”,不得拍照 。
不拍照 就不拍,那就欣赏旁边的两座小山吧!
浑圆的石头没有任何棱角从地面冒出来,还留下了分割石块的凹槽,导游说第二座山好,石头像莲花盛开,可我要说,第一座山更好,山顶上不知从哪里飞来的石头,成了一个弧,两端粘牢在山上,人可以从弧下穿 过。这种弧石不是谁能造就的,全靠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开山之始,岩浆冒出来地面的那一刻就造 成了。叫“莲花山”的很多,那只是一般工匠所为。
随后,园内交通电瓶车把我们送到天涯山前,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忠孝台上介子推背母亲的青铜塑像竟然那么高大,13.88米。
我们以天涯山为背景留影。
我不信佛,但欣赏“慧缘”两个篆字,以及前面的千层石。
大巴驶向写有“雁门”两个字的“同福楼”,大家下车午餐。
此地已属朔州市了。
餐后,有景区内公交车送我们到“广武明长城”。这是今天的第二个旅游景点。
这一段长城在北齐就已经建了,到了明朝又加固。中国的长城,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我在北京旅游去过八达岭长城,那是用专门的城砖砌成的,看上去很美观。此处的长城属于夯土长城,都是高耸的黄土墙,也不连贯,断断续续,看上去并不美观,但正由于不美观,它是真实的、原始的。当然,如果航拍,在一定的高度看,长城是连贯的。
远近还有烽火台。
何为夯土?就是把一大堆体积较大的土用木板或竹子夹起来,再用重力夯实,使体积缩小结构紧密,形成需要的夯土墙。这种墙在风雨之中历百年历千年,怎能不剥蚀呢?
我们一起沿着现在铺设的步道向上登,到了一处中断了的城墙,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横截面,许多人在此拍照。随后再向上登,断墙不断出现。
几经攀登我已气喘吁吁,遥望 长城的最高处,那儿好像有一个圆门。后从胡飞翔发到微信上的照片看,他登上去了,而且在圆门处还留了影 ,好羡慕。


我就登长城的几段过程录了几个小视频,进而连成一个较长的视频,发至马蜂窝旅行家网。
站在长城之上看山下景色,也是赏心悦目的美事:
群山婉娫起伏,有的完全是荒山秃岭,不长任何庄稼,是石是土,很难辩认,反正是黄的。但也有连片的梯田,一层一层的翠绿,显得尤其珍贵。大量的还是分散的绿,那都是土石里长出的杂草。
最令人欣慰的还是山下的平原,阡陌纵横,成排的白杨树,大片的玉米地。
这就是我国近长城的北方大地?
既然到了古长城,我没忘记留个纪念,捡两块石头带回去。在等返程公交车时,我捡到了两块自认为还比较满 意的石头,一块是从某个大石头砸下来的,不规则的棱角尖锐的石头,黑黑的,但黑里有闪闪的若干银片发光,再一块是砾石,有赭、白、黑三种颜色散状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