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人,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2016-02-11 13:36:13)
标签:

杂谈

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刻,只要有某部国产票房大片横空出世,就总有一批影评人跳出来骂“这片子拍得太烂了,观众好瞎!”。是的,片子确实烂,观众确实瞎,但是!错不在片子,更不在观众,就错在你丫影评人!

为什么要写影评?发泄也好、释放也罢、装逼也能,说到底,不就是想公开出来跟大伙儿交流交流嘛(写了不发布的或者写了当论文的除外),交流到后来,你就会发现,总有人和你看法不一样,这时候你就会想——他错还是我错?当然,你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对方那是“普通观众”啊,读过几毛钱书?看过几毛钱艺术电影?跑过几毛钱艺术展览?探讨过几毛钱哲学?

没错,想得一点儿也没错,口才不好、文笔不灵光的“普通观众”确实不如你们精英高端有品位,所以你们就可清高地对芸芸众生翻个白眼,说:“这些人能跟我们一样有品位么?让他们瞎去吧,我精英我的。”

但是!当你把“影评人”三个字帖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发表言论的平台无非是各大网站微博微信朋友圈豆瓣,那儿无一不是“普通观众”的消遣娱乐战场,也是你影评人“布道”的平台,你在上头讲了、骂了、赞了、评了,哪一个不是展示给普通人看的?你难道没有试图把人家拉到你一样的高段位吗?也许不可能,不可能也没关系,至少你会尝试放下身段,说说这个电影审美的道理。而不是脚一跺就自己窜天上去了!

事实上,这世上有太多的经典影片也是那个时代的卖座电影,好吧,你肯定会跟我扯《公民凯恩》,当年那么不给力,全线差评和几乎没有票房这两大事实狠狠巴了奥逊.威尔斯的头。但是!后来的那一批影评人多么有道德有水准,他们不遗余力为它正声,然后就有了现在无数影评人为这部曾经被踩成狗屎的经典电影奉上心中的玫瑰。

可是更多的经典电影,在那个年代也是吸金大鳄,也是收足了赞美与票房,为什么?那时候的影评人知道怎么引导观众的电影审美。没错!扯个题外话,《红楼梦》这书当年也是民间的畅销小说!

为什么不想想,当年《泰坦尼克号》是怎么拿到那么多奥奖的,为什么《阿凡达》口碑票房那么夯,又是为什么整个像《艺术家》那样的黑白片都能赢得满堂彩,因为影评人必须不辱使命,不是往观众眼睛上啐一口你就升仙了。要不然你的影评直接写成邮件发给各大电影学院的教授看得了,何必一出一出给媒体供稿?发送公共平台?

现在国产的“精英”已经越来越清高傲慢了,他们认为“普通百姓没得救了”,这样莫明其妙的清高态度摆明了就是把电影审美往火坑里推,你没有捍卫到电影的尊严,你跟炮制烂片的那些生意人没什么两样!

我们再看看好莱坞是怎么弄的吧。《爱非偶然》里的影评人女主角不遗余力、随时随地都在教育自己的屌丝厨师男友:“《暮光之城》就是个大烂片。”;奥斯卡的圣歌响起之前,金酸莓奖永远都在华丽开锣,跟观众叨逼哪些电影其实是烂的,你们电影人和观众都要注意了;《大空头》这样的电影如果按精英理论,就该只放几个专场给金融通们观赏,因为普通观众根本看不懂那些基金术语和内幕交易嘛,他们没有,他们在片子里用泡澡的女神、机灵的厨师、赌场的下注效应来为对华尔街一无所知的观众进行科普,只为了让大家和金融天才们一样能够理解这其中奥妙。

曾经有一个独立影评平台向我约稿,然后我的稿子被退了,他们客气地付了我稿费,跟我讲:“你写得信息量太大,普通读者会摸不着头脑的,你应该把读者当孩子,慢慢的、一步步跟他们讲解,让他们明白你想表达什么。”我当时羞红了脸,因为对方说得没错,放下架子,调整心态,认认真真给观众上“审美课”,如果他们无法接受,那是你影评人的问题,你太自以为是了!

影评人的“精英意识”是多么可怕,他们好像永远不明白为什么霍金的《时间简史》能畅销全球;为什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技术含量那么高,本该是普通人根本不可能个“大概了解”的东西,却因为某些想像力爆棚的电影人把理论演绎成科幻电影,于是被全世界所认知。

如果你的电影观点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可,那只能说明你功力不够深、缺少说服能力,而不是“观众皆傻逼”。你如果一直这么“众人皆醉我独醒”,而不是努力去做“普世”这样一件傻逼事儿,你不如跟屈原一样往江里一跳来得干净?!

所以影评人们,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还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做些高贵的事情?观众的傻逼,不就是你们的傻逼造成的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2016年2月12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