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火英雄:迷烟中的群英

(2014-01-14 09:54:57)
标签:

情感

http://s13/mw690/0025HSWSty6FMh3kQMY9c&690

回溯香港导演郭子建的从影史,从提名金像奖新晋导演大奖的处女作《野.良犬》,以黑暗诗的情怀描刻警匪故事的《青苔》,直至拿下金像奖最佳影片大奖的《打擂台》,他总是在港片原有的题材里寻求风格上的特立独行;于是有了这部不走寻常路的《救火英雄》。

 

 

没错,关乎火情的灾难题材已经快被拍滥了,好莱坞现在都还会弄出《风城火情》这样的剧集来突显“消防员”这个“性感物种”;韩国搞了部《火烧摩天楼》也是步步惊心;彭氏兄弟的《逃出生天》又炒美国大片的冷饭搞了一个“双雄”模式。

 

郭子健不一样,愣是把一个俗题材搞出了新元素,扫了许多观众对于“救火”的知识盲点,也有独创的一些“招术”让电影变得简单之余却“高深莫测”,比如诸多情节走向都绕开观众对灾难片的既定观影思路;比如“灾民”不再是群戏主角,救火英雄们的心结与壮举才成为主料;再比如火灾这次成了“烟灾”,因为迷烟重重,才让电影状似“鬼片”,步步诡异,华丽结尾。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来讲,能把灾难片拗出这样的造型来,很不容易,起码彰显了电影人的某种艺术理想。与《摩天楼》一样把故事设置在平安夜,不一样的是地点放在了发电站,之后的发展更突显了“与众不同”的决心,港片能拍出这样的细节来,实属不易。

 

对于《救火英雄》这样将事件浓缩在一天内结束的作品,紧凑很重要,但光有紧凑显然是不够的,所以电影做得既浪漫又文艺,大量的独白,加上精细的抒情桥段,一众铁汉演绎的是纠结的情绪,他们和其它普通市民一样正经历职场斗争或感情危机,这样的段子放在普通都市片里也许太多见,要融进灾难片里却是难的,得做到将心魔与“烟魔”并驾齐驱。所幸片子做到了位,不摒弃老港片情调,甚至让谢霆锋他们还是叼起了当年的“半支烟”,以此笑对生死;也没有忘记把镜头搞别致,同时很有节操地拒绝将它做成3D,靠的是情节取胜的方法;当然,煽情依然是不变的咏叹调,兄弟情频频触及泪点。

 

也许有些地方仍表现得很生硬,但更多的是做到了“克制”,克制华而不实的镜头,克制演员有夸张的表现,甚至克制了一下“商业”趋势,往片子里掺了一些CULT原料。于是谢霆锋在粉尘飞舞中制造了又帅又悲怆的亮点,任达华彰显老辣本色,安志杰也给了角色应有的心理厚度;这些在滚滚浓烟中跌荡起伏的真汉子们,同时也在探索人性的真相和生与死的意义。

 

相形2013年公映的《激战》,《救火英雄》也是虐心与热血交相辉映的作品,同时做出了自己的风格;不停的救赎与牺牲的过程中,一群曾经各怀“鬼胎”的型男们拿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最基本的信念。烟雾茫茫中,救火英雄的故事成了“心战”与“火战”的结合体,摇晃的镜头中,每个英雄都走出迷雾,在观众面前脱胎换骨,险恶的人心终消融在烟散一刻。一部弥漫浓厚文艺腔的商业灾难片,就此诞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