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西十美,道孚有八美

(2014-01-17 15:50:38)
标签:

川西旅行

高原

旅游

青年旅行

新鲜生活

分类: 旅行攻略

八美是川西环线上的一个小镇,是四川旅游西环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位于四川甘孜州道孚县境内。八美海拔高度为3500米,川西高原上,千姿百态的土石林与广褒的草甸、起伏的雪山、迷人的藏寨,构成一幅绝妙的风情画。惠远寺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寺门正中的镏金匾额为清世宗钦赐。寺庙经3次重建,殿宇豪华,是康巴建筑艺术的精品,寺内还藏有各种贵重文物。寺庙每年为种种祭祀活动念经245天,大的法会有正月的“默朗钦布”,六月的“亚却”和十一月的“安却”。由于十一世达赖克珠嘉措降生于此,惠远寺在藏区影响至深。

http://s4/mw690/0025GjAogy6FRseeHE713&690

初到这里的人,总是弄不清这里的地名,八美就八美,怎么有人叫乾宁,有人叫泰宁,这几个称谓之间是怎么的沿革,又有何关联呢?乾宁是一个老地名,没有一定年纪的人不太知道它的历史。实际上这里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县城。但由于民国以来,川边各地变乱连年,统治机构及统治者更迭频繁,造成时而失治、时而复治的纷繁复杂局面,因此关于乾宁县1939年,西康省政府成立之初,这里是以泰宁实验区的形式出现,是辖宁、雅、康3属中康属的范围。但仅过了一年,到1940年,泰宁实验区便改为泰宁设治局,1945年正式改为乾宁县。1955年西康省藏族自治州划归四川省,改称甘孜藏族自治州,乾宁县属甘孜州的康定办事处管理。1956年乾宁县由惠远乡迁驻八美。1978年撤销乾宁县,将乾宁县并入道孚、雅江2县,从此乾宁县便在中国的行政图上消失。其实在1936年红军长征中经过这里时,还曾经在这里建立过一个藏族革命政权——博巴依得瓦共和国中央政府。这个共和国政府隶属中央苏维西北联邦政府,泰宁当时是博巴政权中其中几个县级博巴政府之一。泰宁、乾宁、八美指的都是同一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八美镇和协德乡一带,乾宁建县的历史并不长,乾宁作为一个县的历史更短。但直到今天很多人还把这里叫着乾宁或者泰宁。

http://s5/mw690/0025GjAogy6FRsfTstm04&690

 

1.八美石林:

四川道孚县八美的土石林景观,位于317国道36道班附近,沿雅砻江支流庆大河上游东岸分布,面积约3平方公里。八美土石林由三叠纪板岩构成。受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影响,沿康定—道孚—炉霍一线形成了著名的鲜水河断裂带,断裂带中的岩石,受到挤压、剪切,发生破碎、糜化,形成构造糜棱岩,它在八美附近最为典型和集中。因这种岩石软弱且含钙质,大自然风雨流水的侵蚀便把它雕塑成了千姿百态、雄奇壮观的土石林景观。八美土石林的绚丽景色,堪与华南著名的石灰岩喀斯特石林媲美,但它在地质成因、景观特点、微地貌形态和自然环境方面又十分特殊,类似的糜棱岩土石林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八美土石林坐落在川西高原,宽广的草甸、起伏的雪山、迷人的藏寨和土石林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妙的风情画。

http://s11/mw690/0025GjAogy6FRsjagAO4a&690

2.惠远寺:

惠远寺位于四川省道孚县协德乡境内、省道303线公路八美至丹巴方向8公里处的山间小盆地内,海拔3600米。距道孚县城89公里,距八美石林9公里,距康定塔公20多公里,距垭拉自然风景区17公里。惠远寺建于清朝雍正七年(1728年)。当时,蒙古准噶尔部侵入西藏,藏区秩序混乱。为了加强西藏高层人士同中国内地的联系,清朝政府特在乾宁(原称“泰宁”)修建寺庙。清朝政府为建该寺拨库银40万两,并动用了大批工匠,建成了这座仅僧舍便有千余间的大型寺庙。寺庙建成之后,雍正帝钦定寺名为“惠远寺”,并题写了“惠远寺”的匾额,又派1800名官兵驻守该寺。寺院建成后,雍正帝派人迎请七世达赖到该寺居住以避难,七世达赖在该寺驻锡七年(1728年至1735年)。雍正帝特派担任理藩院主事的果亲王允礼、国师章嘉呼图克图到惠远寺经办七世达赖返回西藏事宜。七世达赖临行前,要求将惠远寺交其继续管理,获得清朝允许。此后,七世达赖留下堪布1人,喇嘛、扎巴70余人在该寺,清朝政府每年支付白银七百七十两,供该寺的香火供奉费,该费一直支付至中华民国末期。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一世达赖生于惠远寺附近的下村,后来在护送下自惠远寺启程赴拉萨,惠远寺因此更加名声远播。清廷还赐予惠远寺“九龙九狮”尊号,其中“九龙”代表中国中央王朝,“九狮”代表西藏噶厦。至今惠远寺大殿一楼外侧仍绘有“九龙九狮”图案。

http://s6/mw690/0025GjAogy6FRsjZwzPb5&690
3.疙瘩梁子观亚拉雪山

从丹巴进入八美,首先翻越的便是有名的疙瘩梁子。

自然百科对“疙瘩”解释是:疙瘩,一种类圆形的物体的总称。不知道是谁第一次用这两个字来命名眼前的这个梁子。不雅,但也算形象!疙瘩梁子位于丹巴与道孚之间,很多人以为是两个县的界线所在,其实不是,它属于道孚境内。疙瘩梁子尽管不是县界,但却是重要的地理和自然分水岭。以山为岭,一侧为大渡河重要支流东谷河(牦牛沟)流域,一侧为鲜水河重要支流庆大沟流域。在地貌上,疙瘩梁子也算是重要分界,东南侧峡谷深切,地形险要,亚拉雪山屹立其间,但越过梁子,则视野空阔,乾宁断陷盆地平坦如镜,这是典型的高原山原地貌。正当夕阳将落而未落时经过疙瘩梁子,会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谋杀着每一个人的相机。好的风景是不会审美疲劳的,就象亚拉雪山,每次抬眼看到它,都会心生敬意,雪山给人的神圣感是无法替代的,也唯有雪山才具备这气质与风采。今天的亚拉笼罩在一层薄薄的云蔼之中,它那如宝座般的山体半隐半显,夕阳的斜晖偶尔穿过云层,不均匀的撒在雪山山体。雪山的亮部与暗部形成反差,欲隐欲显,亦明亦暗,云蔼与光影的变化把雪山的神秘与神圣烘托极为严密。雪山的旁边,一座形态完整堪称教科书式的古冰斗完全暴露在夕阳之中,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地质景观。摄影、录像、定点、卡片填写,大家忙碌着用不同的手段进行记录。雪山的左侧,不知道什么时候,夕阳将山顶的落叶松耀成一条金色的彩带,极为炫丽。在高原上,阳光总是扮演着最佳的造型师,最佳的灯光师,最佳的化妆师,人们神经总是忍不起随它而舞,心情也总是随它起起落落。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未能发现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

新鲜生活旅行 http://www.51fresh.com 青年旅行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