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徒步环海南岛18天(上):领略海南岛不为人知的地带

(2011-06-28 15:29:35)
标签:

杂谈

五指山原始雨林核心区徒步大穿越是与汪队所带的另一支队伍同行的,半路上与汪队汇合,汪队上了我们的车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讲我们此次的环岛行程安排及注意事项,诸如竹叶青、眼镜蛇、金环蛇、蚂蟥等种种唬人的雨林凶猛生物……

http://s1/middle/722fab16xa6c0b56e6570&690


五指山腹地仕阶黎族老村 初遇蚂蟥
同行的两支队伍,一共两辆拖拉机,大家捆绑好行李,向着上安乡的仕阶村而去。近两日的阴雨天气使40公里的烂泥路更成了稀泥一片,拖拉机很艰难地行进,我们的双腿在车上颠簸得够呛。由于修路的缘故,一路见到的道路两旁植物均是落满尘土,但已是很分明的热带景象。到了仕阶路口,我们下了拖拉机开始徒步前进。越往里走,树木越加繁盛,葱葱郁郁。
突然听见有人大声惊呼出现蚂蟥。蚂蟥是种适应性很强的寄生生物,山蚂蟥更是凭借灵敏的热感应准确判定人的方向并迅速爬过来,吸附在皮肤上,贪婪地吸取新鲜血液,同时分泌一种溶血酶,造成血流不止。因此队员对这种嗜血动物都很敏感,初现蚂蟥时,大家都十分惊惧。

从这时开始,蚂蟥便多了起来。一路上频频听见队友们的惊叫。大家走走停停,互相检查身上是否已遭蚂蟥袭击,因为敌人的进攻往往悄无声息,甚至不让你感觉任何疼痛瘙痒,便被窃取了鲜血。汪队安抚惊恐的队员:被蚂蟥叮一下没关系的啦,叮一口多活一个月,溶血酶让你不会得脑血栓。
到了扎营地,大家嘘声一片。这里是一大片长着荒草的旧时农田,黎民已经搬迁,很空旷,兀立一座废弃小屋。据说这里是观望五指山的最佳点,然而天气阴湿,雾气弥漫,不能见到五指真容。
不过,我们的向导竟然叫“蚂蟥”,这下大家都见识了雨林蚂蟥的威猛。将营地撒上一片食盐以和蚂蟥划清界限后,大家开始扎帐篷生锅做饭。在这样的无人地带,我们与星星共眠,枕着蛙声虫鸣入睡。

http://s15/middle/722fab16xa6c0be66fabe&690

 

穿越五指山原始热带雨林古栈道
收拾完营地,大家将自己包装得严实,护膝裹腿蚂蟥袜统统用上,鞋面和裤腿也撒上食盐或洗衣粉。原以为冬季蚂蟥是要冬眠的,不曾想它们精神这样旺盛。这一天的重装穿越将与蚂蟥斗争到底:野外露营,找个避人的地儿就可以解手,只是这些地方通常四周都是草丛,正是旱地蚂蟥最喜爱的窝点,因此解手速度要快,以免蚂蟥攻击。如果不幸被咬到重要部位,那可是……十足悲惨。我们的向导“蚂蟥”先生在这一天的雨林穿越中正是遭遇了这样的不幸,结果裤裆被鲜红的血液浸染,并且血流不止。这件事让队员们既充满同情又有点幸灾乐祸,因为部位实在蹊跷,也许是迷彩裤是扣子而不是拉链的缘故,使得蚂蟥乘虚而入。
在雨林中负重徒步艰难级别应该算是比较高的吧。上升和下降都是困扰,上升时要负重,拨开交错缠绕阻碍前进的藤本植物;下降时路面湿滑,要备加小心,队员相隔不远,自己不小心摔倒很有可能祸及他人。绳索始终都要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我们很多次都是从悬崖边侧身而过,如果脚底打滑不小心掉下去,还需要绳索救援。
在密不透风的雨林中行走,很有一种探秘童话世界的感觉。雨林中环境复杂,徒步的节奏较慢,因此并不感觉十分疲惫,但是因为要时时注意变化多端的地形和交错缠绕的藤萝,以及随时可能进攻的蚂蟥,每个人都不敢轻易放松,一不留神就可能摔倒或者滑下陡坡。
这样庞大的枝干横生在半空中,使得路过的驴子们都要匍匐前行。也正是因了这些横生出来的枝节,旅途才充满趣味。闯进植物王国的驴子们大踏步前进,今晚要赶在日落前徒步至水满乡宿营。
徒步了整整一天,双膝微微发麻,雨林的景色大致相似,似乎有些视觉疲劳。大家加紧了步伐,希望能尽快赶到休息的地方。这里已经是五指山热带雨林栈道景区,有人工修筑的阶梯,忽然被节奏一致的石阶规定了步幅,身体一下子变得倦乏,大家只顾蒙头赶路。从水满乡开始,此后的旅程便只有环岛队员8人加司机向导,汪队不定时会跟我们走上一段。
车子已经候在售票处的停车场,今日重装徒步约八小时,队员们饥肠辘辘。到水满乡找到一个饭馆,点了一桌菜,个个如狼似虎。环岛的日子里,胃口大开,无论饭菜有多简单,十双筷子一会战,统统扫荡殆尽。
 http://s11/middle/722fab16xa6c0f377124a&690


迷雾与漏阳 登五指山最高峰
清晨,在睡梦中惊醒,鸡鸣狗叫,其无节奏和尖锐程度如昨日夜半歌声。营地广场上空随即传来嘹亮广播声:各位观众,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时间。从睡袋里摸出手机一看,刚刚好六点半。众驴子哀声一片,速起整装。
五指山,海南第一高山,最高峰二指海拔1876米。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进行五指连穿,不过最精华的部分应当是一峰和二峰,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攀登的两座山峰。五指山设售票处,景区环境相当原始。经过了昨日的雨林穿越,我们对今天的行程一点不敢懈怠。据说要手脚并用,大家都轻装徒步。上下山的时间因人而异,如果又拍照又喜欢走走看看的话,往返大概需要七小时。
刚刚进山不久,便开始一直上升。据说登山是要成瘾的,登山者的孤独也非一般人能够体会。五指山登顶只有一条极朴素的山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完全由泥土和树藤树根构成。海拔低的地方,泥土潮湿,树根极滑,遇到陡坡便要手脚并用。这样的路很奇特,大概只有位处热带的森林才有。树藤树根交错盘结,深深嵌入土壤,形成天然阶梯,供人攀爬。Shan在不远处抱着树喘气歇息,人树和谐,我抓起相机赶紧咔嚓一张。才片刻,向导“蚂蟥”催促跟上节奏,前方队友已经将要登顶。这时身边路过一群日本老人,平均年龄六十好几。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着亮丽的运动服装,看上去生气蓬勃,叫人赞叹。
五指山的美,既可以观赏又可以戏耍,亲民又略富挑战性,因此,它的美应当是能够深入人心的。从一峰往二峰去,先是一段下行路,继而持续上升,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路程,谈不上艰险。胆大心细,一鼓作气,五指山的最高峰已经依稀可见。
都说登顶时心情最佳,高处可一览众山小,对于辛苦的过程也可以收获个结果。所以我登顶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脱了衬衣晾在阳光底下。接下来便是沐着日光浴,大口享受午餐。山顶云雾缭绕,时而将整座山头全面覆盖,时而又退了去。我静静地看雾起雾散,为云海壮阔而着迷。在“如来神掌”最高的指头上小憩,倍感舒畅。
原路返回,听了司机孟师傅的建议,我们住在五指山市,明早从市里出发去仙安石林更加顺路。

http://s2/middle/722fab16xa6c0f5a825a1&690


刀尖上起舞 探海南剑状石林
未曾预料仙安石林竟藏得这样深,车沿蜿蜒崎岖的山路开了很长时间才抵达。路上碰见如梦如幻的云海仙境,朝阳缓缓升起,云层次第铺陈开,远处山峦若隐若现,此情此景,堪比经典写意水墨,看得一行驴子如痴如醉。
仙安石林无人管理,几乎可以说人迹罕至。若不是一架铁梯和石峰中间一两个遗留的饮料瓶,我们真的会以为自己是来探秘的先锋队。
据向导讲,铁梯是拍摄影视作品时搭建的,我暗自惊叹外景地挖掘到此处实在不易,待上到石林中间一看,更是惊呼当时拍摄的艰难,不过这样的背景正适合发生神话故事,确实让人有一种游离人间的感受。
攀石林要戴手套防滑,有些地方落脚很难,得用脚尖使劲抵住石缝,很有点《碟中碟》中攀岩的感觉。和云南路南柱状石林不同,海南仙安石林呈针状、剑状,顶部如针尖或刀锋,侧面则陡如斧削,攀登时须异常谨慎,如果贪图观赏风景而忽略了脚下,恐怕要坠落石山,这些石笋最高的达35米,一般的也有4至6米,即使没有坠落谷底,一屁股坐在刀尖上,恐怕也要骨肉分离。
好在刀山路不长,不用多久便能上到顶部。当第一名队友从石缝中间探出身子登临刀刃林立的石林顶部时,一声声由衷赞叹,让后面视野狭窄尚攀着石壁缓缓上升的人心中痒痒。脚下幽深幽暗,在刀尖拍照,站得稍久一些竟会感觉小腿肚微微抽搐,大概面临深渊神经到底有些紧张。
仙安石林,这片潜伏在万绿丛中的景致的确称得上是鬼斧神工,但石林里几乎无立足之地,不宜久留,便顺着年久失修的铁梯返回。

http://s2/middle/722fab16xa6c0f77b63d1&690


冬日暖阳 燃情椰子洲岛
从五指山市出发,经过毛感乡时捎上了当地向导。
从仙安石林直下海棠湾镇,琼岛中部山地亦多,椰子树、橡胶林、槟榔树和各种低矮的尚在酝酿果实的各种热带水果成年植株随处可见。途经响水镇时,在路边饭馆就餐。
到海棠湾镇找到渔业队,我们要乘船去一个听上去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方:椰子洲岛。在渔家整理行囊,明天负重徒步海棠湾,换装,长袖变成了短袖。
接近傍晚,暖暖的阳光倾泻在村子里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咸腥的气味。岸边泊着许多渔船,船上都装了机械马达,柴油味混合着海鱼的味道,使习惯了旱地的我感到莫名的兴奋。距离村庄愈来愈远。这里是藤桥东西两河将要入海的地方,周围布满大大小小的岛屿,岛上长满了高高大大的椰子树。
入海口处点点船只正在乘浪前行。天空、椰岛、绿洲、银滩、海水,一切都沐浴在夕阳中,叫人向往。成群结队的海鸥从眼前掠过,顷刻间又飞至远方。椰子洲岛,长着上万株椰子树,满眼的椰林让沉默的队员顿时兴奋起来,船渐渐向岛上靠近,队员们已经按捺不住,纷纷起身。
纵身一跃,我们便来到了传说中的岛屿。岛上长满灌木和蕨类植物。几座临时居住的小木屋掩映在树林之中,此时岛上没有村民,偌大一座岛屿仅供得一帮驴子在其中呼喊跳跃。
惜别椰子洲岛,我们今晚要扎营在距离椰子洲岛不远处的一片银滩上,这里将是明日徒步海棠湾的起点。银滩与椰子洲岛之间正是藤桥东西两河的入海口,一边是宁静的河湾,一边却是汹涌的海洋。在海滩露营最好找到生长灌木的地方,夜里潮汐,有可能漫过海滩。前方不远处是一片树林,根据向导的经验,我们要在那里找个避风的地方扎营。海边露水格外重,扎营不久,帐篷已经湿漉漉的。今夜听海入眠,竟然睡得格外踏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