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麻烦,值得麻烦;有些麻烦,不必勉强
(2025-06-25 17:58:24)
标签:
杂谈 |
人到中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自己变了。不是变懒了,而是越来越“不愿折腾”了。
就像换电力公司、换煤气公司、换手机套餐——从道理上说,能省不少钱;但从心理上说,却总觉得麻烦、累人、不想动。你知道这样做是“对的”,可还是一拖再拖,最终选择“算了”。
年轻的时候,哪怕一个月只省十块钱,也愿意花上几个小时去比较、去注册、去换。那时候我们有精力、有耐性、有一种“要争每一分好处”的冲劲。但年纪渐长后,这股子热劲就慢慢冷了,更多的是在衡量——这点小便宜,值不值得我去“折腾”?
其实,这不是退化,而是人生取舍的成熟。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小时候我们总以为人生无穷,什么都能抓,什么都能做。可越到后来越明白,时间和心力,比金钱还宝贵。你可以为了省三百块电费耗上一天时间去研究去操作,但你也可以用这一天陪家人吃顿饭、在阳光下散个步、坐在书房喝一杯热茶。
说到底,“不愿折腾”背后,其实是人生优先级的悄然变化。不再什么都图省钱,不再什么都讲理性,而是更愿意选择“让自己心安”的方式去生活。那不是不懂得节省,而是更明白了——有些钱省得痛快,有些钱省得憋屈,不如不省。
当然,这并不代表放弃改进生活。有时候,确实值得麻烦一回。比如发现一家真正服务好、价格合理、转移简单的新公司,那或许就值得尝试;又比如某个家庭成员热心研究、操作能力强,那就可以由他(她)来主导。
人生不在于“每一次都做对选择”,而在于“在愿意的范围内,把选择活得从容”。若你觉得换电力公司太烦,不换也没什么不可;如果哪天你觉得精神状态正好,那就去试一试。关键不是是否更省钱,而是是否让生活更合你的心意。
记得看过一句话:“懂得麻烦自己,是成长;懂得选择不麻烦,是智慧。”当一个人知道什么时候该麻烦,什么时候可以放过自己,那他已经走在自我理解的路上。
所以,别再为“不想折腾”而自责。这不是懒惰,而是人生下半场的节奏感。
不是放弃了进步,而是选择了节奏的舒适。
不是没能力,而是更懂得:人生的精力,要留给真正重要的事。
—
后记:
你看,生活的智慧常常藏在一件件“嫌麻烦”的事里。当你学会坦然地说:“这事我不想管了”,其实那是一种通透的表达。比起省下几百块钱,或许,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更值得珍惜。
后一篇:一生,总在得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