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孤芳从来自赏灵魂总是独行
孤芳从来自赏灵魂总是
独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168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可你

(2023-02-17 04:44:25)
标签:

杂谈

  — 1 —
  
  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可你
  
  很多人来找我,说润总你认识这个谁吗,你认识那个谁吗?
  
  我说认识啊。
  
  然后他说,能介绍我认识吗?我们很需要请他帮个忙。
  
  如果对这个人有一些认识,觉得他比较靠谱,我会请他写一段东西,帮他转给他想认识的人。
  
  他说不能写。但如果你介绍了,必有重谢。
  
  这个时候,我基本就不会搭理他了。
  
  为什么?
  
  所有的合作,都是建立在对双方都有价值的前提上的。
  
  你找他,是因为显然你认为他对你有价值。
  
  但是,如果我要介绍你们认识,必然是基于一个判断,你对他也有价值。你对他有没有价值,我无法判断。这个可以交给他自己判断。
  
  所以,你写个东西,我帮你转,已经是给你最大的面子了。
  
  如果你给我重谢,结果介绍了一个不靠谱的人给我那个朋友,这就相当于我用"重谢"的价格,出卖了我的信用。
  
  你认为多重的"重谢",能买得起我的信用呢?
  
  对双方有价值的事情,介绍你们认识是成人之美,分文不取;
  
  对单方有价值的事情,那是出卖自己的信用,重金不卖。
  
  你要认识一个人的关键,是他想不想认识你。这个决定在他,不在我。
  
  如果想要积累人脉,你能做的,就是不断积累自己的价值,并不断输出自己的价值。
  
  当你能够帮到越来越多厉害的人,你的人脉才会越来越广,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那些能帮到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脉,只有那些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脉。
  
  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可你。

  
  — 2 —
  
  真正的人脉需要:
  
  给予价值,平等交换
  
  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有两个组成部分:
  
  第一,你自己的本事。
  
  第二,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有句话说的很好: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
  
  教人、给人、结识人的背后,并不是说:我有着某种商业诉求和目的。
  
  而是顺其自然,发乎于心。
  
  一段合作关系,最初越是刻意功利、越是不加掩饰、急不可耐,越是有可能和初衷背道而驰。
  
  所有的合作,是先基于了解和信任,不断的把自己变得有价值,为身边的人创造价值,才有合作。
  
  2005年,我和朋友们共同创立了公益网站“捐献时间”,像淘宝一样匹配志愿者的需求和供给。
  
  这个网站成立一年后,超过4000人注册成为志愿者,其中有564名志愿者,参与了61个机构组织的,227场志愿者活动,捐献了自己宝贵的3071小时,使得21822人受到了帮助。
  
  这意味着,每过3小时,就有志愿者通过“捐献时间”捐出自己的1个小时。每24分钟,就有1人获得帮助。
  
  互联网的力量第一次在公益领域产生了如此大的作用,无数媒体争相报道。中央电视台专门派人飞到上海,提出合作。
  
  2007年,“捐献时间”移交给了央视。因为做捐献时间这个公益项目,我认识了很多知名的公益机构和媒体。
  
  有天,一位央视的导演说介绍一个人来请教采访,后来我发现此人竟是凤凰卫视中华选美冠军。
  
  聊完之后,双方都觉得不错。
  
  她想到香港那边也有家企业想做公益,正在考虑采用什么形式来运作。
  
  正好可以聊聊,帮忙指点一下,就把我转介绍给了另一个人。
  
  这个人我去见之前,并不清楚对方是谁,凤凰卫视的朋友以为只要说出名字,我就知道,也就没做详细介绍。
  
  聊完之后,才知道是香港恒基董事长李家杰(亚洲股神李兆基的长子)。
  
  多年之后,我离开微软,创立润米咨询,恒基也成为了我的客户,成功签约成为李家杰的私人商业顾问。
  
  巨大的事物,总有细小的开头。这其中的每一环,一直能够追溯到最初一个微小的善念,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因果链。
  
  做的这些事情,除了运气之外,事先都没有任何商业目的。
  
  并不是说,我事先主动递名片给恒基、海尔。说:钦慕已久,我想做你们的战略顾问,咱们认识一下。
  
  从来没有抱着某种目的,去主动认识他人,而是踏踏实实做事,为别人分享价值,创造价值,让别人记住你,才有了认识合作的机会。
  
  不然,即使要到了名片,加了微信,合了影,别人也不一定会成为你的人脉。
  
  真正的人脉需要:给予价值,平等交换。
  
  你能给予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
  
  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大价值,你就有多大价值。

  
  — 3 —
  
  人脉,从积累和输出开始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隐形的“情感账户”,存放着信任、价值和情感。
  
  我们必须把每一次人际交往,看做是往他人情感账户里存款的一个机会。
  
  怎么做?
  
  我给你3个建议。
  
  第一,养成随手存款的好习惯。
  
  接受别人的帮助时,不要总想着,这次是你欠我的,找机会要还回来。
  
  好的关系是“我的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你觉得“点滴之恩,涌泉相报”。
  
  坏的关系是“我的举手之劳,你应该涌泉相报”。“你的点滴之恩,我应该不足挂齿”。
  
  第二,警惕无意识的取款行为。
  
  你好,在吗?
  
  你好,这会忙吗?
  
  你好,能帮我投个票吗?帮我转发一下朋友圈吗?
  
  一个人忙不忙、在不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它取决于对谁以及对什么事。
  
  如果是不关心的人和事情,可能永远是忙的。
  
  如果是关心的人和事情,可能永远是在的,不忙的。
  
  第三,大方接受别人的帮助。
  
  只帮助别人,不允许别人帮助自己,一心想着“零存整取”,以后找别人帮个大忙,这样的人也是很难交朋友的。
  
  接受别人的帮助,有时甚至会加深彼此的感情。
  
  对于别人的帮忙,我们都要报以善意。
  
  比如,出国回来,给帮过自己的人带份小礼物;
  
  朋友转发了自己的文章、留言向他表达感谢;
  
  有人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发个吉祥数字的红包,金额不用太大,表达心意即可。
  
  另外,不同的人生阶段会认识不同的人,或者说,当你具备不同的价值时,你也会认识不同级别的人。
  
  以我自己为例,二十年前,我不可能认识那么多牛人。
  
  因为这取决于我当时对周边人的价值有多大。
  
  想要收获人脉,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积累自己的价值,并不断输出自己的价值。
  
  从2006年,我写了《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到今天的《5分钟商学院》,都是不断的积累和输出。
  
  如果你无论如何努力,发现都帮不到一些人,那只能说明你暂时对他们没有价值,他暂时不是你的人脉。
  
  继续努力,也许是某个偶然的时机,你就帮到了某些人。
  
  当你能够帮到越来越多厉害的人时,你的人脉就会越来越广,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你的人际关系,不是那些对你有价值的人,而是那些你对他们有价值的人,以及向他们提供过价值的人。
  
  也许你觉得,在帮助牛人时,回报并不如你所想……别急,持续地付出和提供价值,你会有很多的收获和成长。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吃亏是福。
  
  吃亏,就是提供价值而不求回报;
  
  主动吃亏,才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脉,靠的不是刷存在感,而是要制造“价值引力”。
  
  如果说万有引力定律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那么“价值引力”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不少人认为的“人际关系”,是如何“使用”对自己有价值的人,这是本末倒置了。
  
  我见过比尔·盖茨,有他的联系方式,但他不是我有效的人际资源,因为他对我有价值,而我对他没有什么特殊价值。
  
  我对他没有“价值引力”,也就很难有对等的价值交换。

  
  最后的话
  
  所以,什么是人脉?
  
  想方设法与牛人相识,拍张合影,留个微信,对方真的就能在关键时刻帮你一把吗?
  
  不一定。
  
  整个社会是个价值交换网络,如果你没为对方提供价值,对方为什么要帮你一把?
  
  若自己没有本事,无法帮到别人,就算你认识的人再多,他们也不会是你的人脉。
  
  所以,你时刻要问的,不是谁对你有用,而是你到底能帮到别人什么。
  
  时刻想尽一切办法,毫无目的地去帮助他人。
  
  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可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