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读者千里迢迢来见面

分类: 美文 |

“关老师吗?我可找到了你!” “您是?……” “我是黑龙江牡丹江柴河林场的退休工人,我叫赵贵发。我是您的读者,我在网上买到您的书,这回正好到儿子家来,我要见您,我高低要见到您,您写的对我心思。我找了您三天了,总算找到了您。知道您很忙,可是,我非要见到您不可。” “谢谢您,这么老远……那么,我们就晚上见面。” 当晚,我们在沈阳浑南新区一家酒店见了面。
老人七十岁,身体很好,只是腿早年受过伤,不大灵便。见到我,他显出特别兴奋的神情。 赵老先生自幼酷爱读书,家藏书破万卷,他都一一读过。无论到哪里,首要必办的事情是买书。近年,在阅读中,他注意到了我。据他介绍说我写的书,只要能找到他都要买。他喜欢的作者,他一定要想办法见一见,理论是“看看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当面请教是怎么写出那么神奇的文字的。”前些年,为见蒋子龙,他曾多次赴天津,几经周折,终于在游泳馆门外堵住了蒋老师,蒋子龙热情地接待了他。此前,又赶到大连见到了军旅作家张正隆。
“我七十岁了,脑子大不如以前了。您说,我怎么就不知到去报社找您呢,我到了儿子家逢人就问,能帮我找到关捷不?那上哪儿找去呀,白搭了两天的时间 。” 前天,老人带着在网上买的几本书,来到沈阳。在儿子公司的院里,前后问过会计小郑,保安小李,人家都说不认识我。儿子说:“好像听说过这个人,是个女的。”老人说:“胡说,我这书上有照片,男的。”儿子见他着急,忽然想起曾见过沈阳市作协副主席商国华,并且保留了电话。马上打过去,商国华说:“我认识关老师,我的小老弟。”商国华就把我的手机号发给了他。
寒喧中,我发现,老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对世界对人生有高智商认识,在他的语言系统里没有任何糊涂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胡说八道,一切都在精准线上。他是真正的读书人。
老人拿出一瓶茅台,非要我喝,我说“我戒酒了,我只能喝点红酒”。那天晚上,我们喝得很好,喝到了半夜,说了好多读书人的心里话。最后,我们依依话别,并且相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