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和其它文学样式一样,甚至更厉害,就是她的脾气太苛刻了。她太不中庸太不随和了,她不屈从于任何人,哪怕是对她的无比热爱。
好小说,真的不是想写好就能写好的,她没有那么容易就写好。往往越是想写好她,她越是不配合不买帐,越是反讽你。自认为写得好,根本就不可以。有前途的作家,因为这样的自恋情结而“自残”,没前途的作家因为这样的情结而“自杀”。
小说,从根本上说,根本就不是个人的事。当然,其它文学样式也是,不过小说更厉害。
然而,作家的精神形象是什么样,他的小说就是什么样。精神形象不是简单地属于个人,它是社会性的概念。一个作家的精神形象,既使再坚强的意志再勤奋的努力也难以塑造。我们可以不在意天才,但我们多少要承认天生。通常的经验是,属什么就是什么。属日月星辰的好一点,属等而下之的,难有一点好。作品说话,好作品自然会说得好,歹作品呢?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也是命。亲爱的,认命吧。命是无奈,但命很真实。我曾见过特别不文学的人不幸而“文学”了,然而,若干年后,果然更加特别不文学了。我说命的真实,其实更多讲的是严肃,甚至是滑天下之大稽般的严肃。
我当然赞美所有作家的努力,但同时,也为无效而不自知的努力而叹息。我这样说,也包括我自己。有时写好,索性就扔到书店和网上,朽也在那里,不朽也在那里。至于别的方法,算起总帐来,都嫌可怜。
有数据统计,我国年产长篇小说200多万部,不知确否。这是好事,一定程度上说明作家和准作家有美好的精神追求,这远比打200多万次麻将、喝200多万斤烧酒好多了,我也认为这是文化自信。但前提是没有垃圾。200多万部小说,都说了什么?是否真实的言说,是否说了别人从没说过而又非说不可的话,是那种类似于天外之音的替上帝说出来的话吗?小说不小。细想起来,特别辛苦。
小说,她真的不是你想写好就能写好的。写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甚至我们不排除神秘不能排除天命。
有时,我想,小说会不会是岩浆呢?化为美玉还是化为烂石,冥冥当中是否有一个不可琢磨的定数呢?
又然而,小说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