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餐厅,等待老友

(2017-10-29 08:29:07)
分类: 美文
在餐厅,等待老友

         不知为什么,我忽然对昨天晚上的会见充满信心。我这样说,讲的是,我一向担心那种既无意义又无趣味的谈话。我们好多中国人,总把谈话当做吃饭的佐料,其实,是正相反的。如果谈得勉强,或者特别不对心,那样的吃饭,就是咽饭了。

   我坐在马路湾的那个老式重庆饭店里,等老朋友。他电话说,还有一会儿,正在开会。

   饭店,暂不是饭口,只有我这一个客人。餐厅有点斯文,让我想起成都的一个名叫“芳邻旧事”的茶楼,如果有两三个灯笼挂在窗前就更象了。但现在已经很好了,在东北,如此斯文的餐厅并不多见。我要了一杯开水,喝着,并放眼窗外。

   窗子的对面,是和平大街。街心一片浓绿,车子从街心两旁流水般开来开去。窗子密封很好,居然一点噪音也传不进来,看车队在绿荫下文静地流来流去,就是看流水的风景了。

  这里,我曾经是那么地熟悉。四十年前的时候,我常到这里来买书换书。这一段的和平大街,紧挨着马路湾新华书店。书店里没有什么好书,青年们都到这一段路上交换书,或互相差价买卖。书,都是家藏的老书,大多都是违禁书。那时,名著一律被视为禁书,这个书市属于地下性质的。“文革”末期,青少年害文学病的,都发了疯,书店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文学书,他们偷偷摸地到这里来阅读。

  我出神地望着这车水马龙的和平大街中部,噪音被筛在了外面,让我在这难得的宁静中,不觉看到一个十多岁的男孩。他腋下夹着一本书,忽然,他看到有个瘦高的大哥腋下有一部《唐璜》硬壳精装,书角有点秃了。于是,他满怀希望地走上前去。人家既不卖,也不交换,只是来展示一下。但他的诚心感动了对方,他被允许翻了几页,然后,少年只好怅怅地走了。若干年后,他买到新版的《唐璜》,恶狠狠地读了三遍。

  这个场景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四十年来,经常路过这里。然而,每次只是匆匆地一想,回忆得没有今天这么完全。

  时光,真不愧为一把快剪刀,只那么轻轻一剪,四十年就被裁下去了。眼前,再也没有那熙熙攘攘的青年阅读群,再也没有那发现一本好书的阵阵惊呼。只是将那个夹着一本书眼热人家腋下《唐璜》的少年,被随手剪成了鬓染微霜的人。这把剪刀呀,就这样把我剪成了一张老剪纸作品。青春,在街心的绿草尖上,一溜烟地叹息,一溜烟地溜掉了,只留下无痕的痕迹随草叶们在风中摇曳,特别象是叹息……

  朋友来了,满脸大胡子,笑意在胡须中大放光芒。我们从铁西区文化馆的诗社分手,也有二十年不见了。他,轩兄,现在已由名诗人变成了大书法家。

   我很想从当年在这窗子对面的小书市谈起,也想问问,那个腋下夹一本《唐璜》是不是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