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的娃儿飞成白天鹅,多少艺人在他面前应该脸红?

分类: 精典特稿 |

北京舞蹈学院的芭蕾舞系的副主任关於,是让中国第一位农村娃在梗上跳芭蕾舞的教师。他坚持艺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把艺术奉献给人民,踏踏实实做到“舞人民之舞!美人民之美”五年来,他接收了近百名弟子,向她们普及了芭蕾舞的常识,参加了国家级重大文艺晚会,有三名学生先后考上重点艺术院校。那些不可一世的艺人们,请你们看一看什么叫人民艺术家?
2017年3月27日,学生王旭雅,从老区白洋淀考入石家庄市艺术学校,这是第四名考入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关於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微笑。4月10日,芭蕾舞的圣地巴黎也派芭蕾舞博士柔艾尔· 魏莱走进村里的学校观摩,并且亲自为孩子们上课。
“谁说泥腿子不能跳芭蕾舞?哼!”关於在心里这样“哼”了一下,然后,开车带着妻子,从北京直奔白洋淀。
关於是我国著名的芭蕾舞蹈家,毕业后,一直在北京芭蕾舞学院任教。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芭蕾舞的精英人才,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艺术作品,比如,2008年奥运会的银铃舞,建国六十周年的十万人游行队伍的第十五方阵,2016年西湖G20峰会上面,他和孩子们表演的《天鹅湖》……他的奖杯奖牌数不胜数。
到了2011年,他满四十岁的那一年,他忽然把目光投向了农村。从小跟随母亲走“五七”道路在农村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关於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是农民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接纳了他们母子。关於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连革命老区“小兵张嘎”的故乡白洋淀也没有文体教育。他看到好多乡村的学校取消了音乐、美术、体育,他觉得这是错误的。他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现象,能做多少做多少。
有一天,他对朋友们说,“我要教农村女孩子最纯正的芭蕾。”舞蹈界的一个同行听了哈哈大笑,“去农村教芭蕾?简直是异想天开,芭蕾源于欧洲宫廷,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贵族舞蹈,对舞者的身体条件、气质技巧要求极为严苛。”关於说:“我就是要让大家看看,农村孩子也能享受高雅艺术。艺术不是搞艺术家的孤芳自赏,我要把美的感受传递给基层的人民。”
两年后,即到了2013年初,白洋淀老革命的后代李风先生,在河北省安新县端村学校建好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舞蹈教室。李先生找到关於,说:“关老师,你们夫妇都来吧,我每节课给你们每人500元。”关於说:“我早想去农村教孩子芭蕾舞了,钱,我们不需要。”
3月24日,关於和妻子张萍正式走进端村。张萍,是北京舞蹈家协会会员、自由编导。从此,每个周日,他们都要在北京与端村之间往返近400公里,义务教学。每天路上需要3个多小时,为了上课,他们需要早上6点多出发,通常要下午十八九点钟才能回京。
“我不是爸爸,但你是老师的宝贝”(小标)
关於第一天走进端村,理想差点从天上掉下来。眼前的情景让他感受到这里与芭蕾舞有天壤之别——镇上,道路两边的垃圾堆散发着臭气, 10岁左右的女孩很多蓬头垢面,见到人怯怯的,连句招呼也不敢打。
一下子接住他理想的,是这里的农民,他们领着女孩子们来报名了。
关於发现,农村的女孩子普遍不大自信。他第一节课教大家梳头,头发盘起来,盘出芭蕾舞演员特有的发髻。明亮的前额露出来了,小姑娘们照一下镜子,立刻精神起来。
可是,却不仅仅是梳头的的事。
与多数乡村一样,白洋淀的青壮农民也都外出去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因此,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
关於听懂了,这又是一个留守儿童。夫人说:“这个孩子,让她到我们的舞蹈班吧。”关於说:“这不行吧?”夫人说:“太可怜了,让她过来吧。”王雪梅就这样来到了舞蹈班。
王雪梅很自卑,她进了芭蕾舞班的教室,见这里的同学一个比一个漂亮,她惶恐地望着大家。关於一把将她推进同学的堆里,本来他希望王雪梅能够融进去。可是,他意外地发现,同们们很快把她推了出来,而且,大家纷纷捂着鼻子,面露鄙夷之色。关於一了解了才知道,原来王雪梅尿床,自己清洗不利索,身上有异味,大家歧视她。
关於宣布停止跳舞,马上开班会。在班会上,关於抱起王雪梅,对大家说:“她很可爱,老师很爱她,你们也要像老师爱你们那样去爱她。”孩子们一下懂了老师的爱意,她们跑过来,把王雪梅抱了下来,教她跳小天鹅。
“六一“儿童节到了,关於和爱人领着全班的同学到北京玩儿。在击鼓传花的时候,王雪梅得了奖,是一个小本子,关於在上面写道:你是我们的宝贝。
从此,王雪梅快乐了起来。
有一天晚上11点的时候,关於收到一条短信:老师,我可以叫你爸爸吗?落款王雪梅。
关於很重视这一条短信。他与爱人商量怎么办?最后两人达成一致意见,那就是“我们教的不是芭蕾,我教的是爱,不可以当她的爸爸,她有爸爸。我们只是老师。”张萍说:“
在第二天的班会上,关於说:“我很感谢一个同学的信任,可是,我只是你们的老师,我不会是哪一个同学的爸爸,我是全班所有同学的爸爸,你们以后可以我关爸爸,叫张老师为张妈妈。”
从此以后,每当关於和张萍走进教室,王雪梅和她的同学们都要冲上来叫爸爸叫妈妈,然后,把他们顶在墙壁上。
乡下的孩子比较纯朴,离大自然近,离大自然近,其实就是离艺术近,他们的感悟能力特别强。加上他们特别能吃苦,他们进步特别快。只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孩子们都立起了足尖,轻盈起舞。她们掌握了的法文芭蕾术语,甚至形成了国际化的文明礼仪,形成了与一般城里孩子截然不同的气质,纯真而又清爽。
双膝或者单膝跪地,是关於与爱人在和孩子们交流时经常使用的姿势。他们用这种目光上的平等,让农村孩子们感受到尊重,感受到舞步里跳跃出的现代文明的高端尺度。
这时,主持人激动地高喊一句,“咱们白洋淀里的丑小丫变成了白天鹅!”关於大声地纠正道:“不,她就是白天鹅。从来都是!”
芭蕾舞,让驼背的女孩儿挺直了身姿(小标)
马雪晴,也是2013年第一批学芭蕾的学员。当时,读六年级,芭蕾舞班的小妹妹们选她当了班长。
她五岁丧父,母亲靠加工棉衣服来维持生活,但仍不能摆脱贫困。关於家访的时候,看着辛酸。那摇摇欲坠的院门,用破布条捆吊着的上门。一间西屋既是卧室又是车间,里面放着一张破床,还有一架老式缝纫机,厚厚的一垛半成品棉衣堆在地上。她的妈妈对关於说:“我一个人领着她姐弟俩过日子,给一家服装厂加工棉活儿,交一件给五元钱,没白没夜地干啊,一个月只能挣六七百元。这几年,她姥爷姥姥都瘫痪在床,我这日子就更难了。雪晴懂事,她每天写完作业就给姥姥家做饭,帮我做活,洗衣服,照顾弟弟,我干到几点她跟我干到几点。”
劳累加上自卑,马雪晴上课坐不直,弯着腰,上课也趴着,老师看她,她就低着头,像犯了什么错误似的。久而久之,她驼了背。她听人说,学芭蕾舞可以治好驼背,就来报名了。
妈妈在窄窄的西屋里,腾出一块空地,让她跳舞。马雪晴放学回来,飞快地写完作业,然后,日夜练功。星期天的时候,她把大家集合到一起,把老师留下的作业一遍一遍地练,互相纠错,大家评议,一般是练一天。结束的时候,她要求每个小同学打电话请家长来接,看着大家一个个都被接走了。她自己抹把汗水,继续练。
冬天来了,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雪,马雪晴舞兴大发,她跑到屋外,飞快练地旋转起来。突然,由于过度劳累,她重重要摔在了地上。妈妈扶起她,劝道:“闺女,咱歇会儿吧,明儿个再练。”马雪晴说:“妈妈别管我,我看到了彩虹,我看到了白天鹅……”妈妈说:“这孩子,净瞎说,我怎么没看见?”
芭蕾舞艺术的神奇效果产生了。马雪晴在舞蹈里面,找到了自信,她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半年后的一天早上,关於突然发现马雪晴的后背直直地挺了起来。他兴奋地叫了起来,“天哪,这是真的吗?”。马雪晴对他说:“是真的,我早感觉到啦,关老师,我好像获得了新的生命,现在我觉得不比别人少什么,我甚至还有点骄傲感。我觉得芭蕾跳起来特别美。我现在经常在镜子前欣赏自己。将来如果我能考上高中,毕业后就去报考舞蹈学院学芭蕾。我呀,我要做一只白天鹅!”关於说:“好哇,你要高高地飞起来!”
昔日里驼背的马雪晴变成了婷婷玉立的马雪晴。现在,她上学放学,无论是在船上,还是在田埂上,她都是一边走,一边跳芭蕾舞,她和小姐妹一样,成了白洋淀里的最美丽的风景。
发现芭蕾舞天才,夫妻二人全力推举她飞天(小标)
马悦,是关於夫妇意外发现的舞蹈天才。无论是形象,还是表演,她都是佼佼者。关於早想好了,他将这个孩子推到更高的台阶。
2014年年末,关於接受国家大剧院邀请,去做经典艺术讲堂的授课。关於带上了马悦。
在课堂上,关於对大家说:“你们只知道中央芭蕾舞团,可是你们知道中国农村的孩子吗?我那些学芭蕾的弟子。”
人们愣了。这时,马悦穿着张萍老师特意为她设计的服装上场了。她表演的是《睡美人—蓝鸟》人们惊呆了。在音乐声中,马悦翩翩起舞,有如仙子。这是农村孩子吗?更让他们惊呆的是,表演结束后,现场一测马悦的腿,芭蕾舞演员的标准是小腿比大腿长12公分,可是马悦居然长出了18公分。这个先天条件简直太好了。人们惊叹关於发现了天才。
关於决定把马悦送进专业院团。可是,中央芭蕾舞团没有录取马悦。2016年1月18日,马悦投考北京舞蹈学院,她冲到最后,可还是被淘汰了。
关於很郁闷。爱人张萍在当天下午两点的时候,在家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晚宴,取名“舌尖上的鲜花晚宴”张特意买了新桌布、鲜花、芭蕾舞的水晶球。马悦走进屋子,夫妻俩起立,鼓掌,分别拥抱了孩子。关於说:“马悦,欢迎回家。”张萍说:“孩子,你已经考得好了,你早晚要被录取。老师要帮你。”马悦的眼圈儿红了又红,她万万没有想到,老师会如此温暖地对待她这个乡下孩子。
这样,关於和爱人在端村住了半个月,编出了表现白洋淀孩子的渴望与理想的作品,作品的主题是“梦想幻化成美丽的白天鹅”,这正像端村学校这些芭蕾宝贝们,在艺术力量的滋养下,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舞蹈结尾9只天鹅和台上所有的丑小鸭一起在台上展翅飞翔,寓意着让孩子们飞起来,追求更高的梦想。作品的名字叫《丑小鸭之梦》。
2016年8月26日,马悦和同学们迎来了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关於、张萍率白洋淀的孩子们来了,作品入围,进入决赛。对手是是北京市少年宫和蓝天幼儿园
这些当年雁翎队的后人,这些当年用土枪土炮打鬼子的英雄张嘎的后人,双脚沾满了白洋淀的黑泥,他们在关爸爸的带领下,来与城里的洋娃娃对决了。
舞台上,出现了碧波荡漾的水面,家长们躲在芦苇后面推着一排芦苇。原生态的白洋淀上了舞台。孩子们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飘舞了起来。
《丑小鸭之梦》一举得了两个大奖,一个是创作奖,一个是表演奖。
领舞马悦被推到了镜头前。关於大声疾呼:“这是个天才的孩子,我希望有人录取她!”这时,辽宁芭蕾舞团舞蹈学校负责人打来电话,“关老师,这个孩子我们知道,现在我们通知您,我们免试录取她!”
端村一片欢腾。
可是,马家在欢腾之后,却很快变成了沉寂。舞蹈学校的学费一年要2万。而当时马家只能拿出2000元。
关於拚了。他开始使用微信众筹。广大网友们倾情相助,两天的时间大家筹来了4万,解决了两年的学费问题。
在送马悦的路上,关於对她说:“你是老师看好的孩子,你一定能飞起来,你要好好努力,我和张老师已经为你设计好了未来,毕业后出国深造,然后,走进专业院团。”马悦说:“关爸爸,我一定飞起来,为了您和张妈妈,为了我们的白洋淀。”
与马悦同时考出去的,还有刘叶童和朱冰蕊,她们考入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
“不,你很好看,你是老师的黑珍珠”(小标)
初二的学生王旭雅小心翼翼地走进舞蹈班。关於看了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王旭雅怯生生地回答道:“我叫小黑?”关於:“怎么叫这么个名字?”王旭雅说:“我长得不好看,我长得黑。”孩子如此坦诚说出自己的自卑,这让关於听了特别心疼。他坚定地说:“王旭雅,老师录取你啦。”“真的?”王旭雅激动得声音发抖,“真的!”关於诚恳地说。
下课后,王旭雅的班主任说:“这个孩子呀,总是认为自己不好看,她家里穷得厉害,全靠养蚂蚱维持生活,三个孩子,她还要带两个妹妹……她不开心,她很少笑,同学们叫她不会笑的女孩儿。”晚上,关於对爱人说:“这个孩子太自卑了,她竟然承认自己不好看。”张萍说:“ 是呀,我们一定要帮她找回自信,就像帮马雪晴那样。”
第二天早上,第一节上课了,张萍特意戴了个黑项琏。
张老师叫起王旭雅提问:“王旭雅,你看这个项琏漂亮吗?”王旭雅:“漂亮!”张老师说:“老师最喜欢黑珍珠,旭雅,你就是老师的黑珍珠!”王旭雅的眼泪一子涌到了脸上,“老师……”
从此,不会笑的王旭雅会笑了。可是,笑了几天,她又不笑了。原来,50元一双的舞鞋,她爸爸只给了20元。她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张萍老师悄悄拿出50元放在校务处,对王旭雅说:“孩子,去校务处取钱交上。”回过头来,张老师对丈夫说:“从此以后,任何费用都不要收了,钱,我们去搞,不要再难为孩子了。”
今年3月27日,王旭雅考上河北省艺术学校。学费要5000元。她又遇到了难上难。妈妈得了乳腺癌正在化疗,爸爸也不再养蚂蚱,外欠15万。王旭雅的眼睛里充满了忧郁。关於对她说:“旭雅,不要怕,老师一定让你去上学。”
回到北京,关於在他任教的一个成年人舞蹈班上讲了王旭雅的故事,他动情地说:“大家能伸把手帮帮这孩子吗?帮孩子,就是帮我们的国家。”这时一位好心的阿姨拿出了钱,说:“我拿一万元,给孩子上学,剩下的给她妈妈治病。”
王旭雅拿到这笔钱,满眼都是泪水,他深深地给两位恩师鞠躬,然后,一路飘扬,离开了端村。关於忽然叫住她,问道:“旭雅,你毕业后要做什么?”王旭雅说:“我要回村,像您一样,教我们白洋淀的孩子跳芭蕾舞。”
“爸爸”给孩子拜年孩子给“爸爸”过生日(小标)
2015年的2月12日,关於要去端村给学生拜年,这是他第三次给孩子们拜年。当初,他与爱人定个规矩,就是每年不许孩子来北京给老师拜年,而是他们去端村给孩子们拜年。这一年,爱人张萍回老家了,只有他自己去。
临走之前,他到商场给孩子买礼物。
关於跑到家乐福去买合适的礼物,他有三十多个孩子。他的工资也不高,也不敢买太贵的。那年是羊年,他要买与羊有关系的礼物。忽然,关於看到贺架上摆有玩具小绵羊。价格也不是太贵,还可以买得起,他一口气三十多个,把这个店里所有的小绵羊全部买空了。一切准备就绪,关於特别选了一条红围巾,然后,开车直奔河北的白洋淀。
进了端村学校,关於刚一下车,校园就欢腾起来。关於给列队欢迎他的弟子们深深鞠了一躬,高声说:“孩子们,过年好!”“关老师,过年好!”孩子回拜之后,关於一一地给她们分发小绵羊,孩子们拿到了小羊,一边舞蹈,一边学着小绵羊“咩咩”地叫。
连续三年了,老师给学生拜年,大老远从北京赶来,对于这事,端村的村民们再也不奇怪,他们知道,关老师比他们自己还爱村里的孩子们。
2016年的1月3,是关於到端村的第一百个工作日。那天正好是他45岁的生日。他自己早就忘了。一大早上,他和爱人急急地赶往去端村的路上。可是,堵车却堵得厉害。司机有点为难,“等咱到了都该走了,还去吗?”关於说:“不会的,我感觉到他们在等我。哪怕我到了以后扭头就走,也要去。”他们七点半从舞蹈学院出发,按正常情况是十点半左右会到端村,可是,那天是一点钟才到。
那天,关於特别特别感动,从来没有人给他这么过生日。当时,教室还没有暖气,冻得人“骨头都疼”,孩子们为了让他高兴,穿上薄薄的纱衣,跳起了《天鹅湖》,作为生日的又一个礼物,献给了他们心爱的关老师。看到孩子们一边发抖,一边起舞,关於热泪盈眶,突然,他冲上前去,一把搂住了小天鹅们……
5年来,关於每周日在北京与端村之间跨省教学。端村孩子们的乡村芭蕾艺术突飞猛进,被外界称为“田埂上的芭蕾”。他们的舞蹈跳进了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多次在重大场合为中外来宾进行汇报演出。
芭蕾舞改变了白洋淀的女孩子,她们不但爱美了,而且,更加懂得文明礼仪了,变得更加高雅了。关於说:“帮助农村解决温饱是一种方法,但艺术界应该有自己的方式。端村并不是特别贫穷,但就像大多数农村一样,精神生活很贫乏,孩子们平时的消遣除了看电视,就是和小伙伴玩过家家。芭蕾舞,她们从来没听说过。我通过舞蹈,让孩子们美丽、自信、自制,这总比在村里乱窜、看人打麻将好得多吧?”
(文中王雪梅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