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说皇太极是中国式摔跤的倡导者?

(2017-06-01 13:41:48)
为什么说皇太极是中国式摔跤的倡导者?
        最近,在一次摔跤训练中,我们拜访了国际武道联盟荣誉主席、辽宁省摔跤协会顾问关贵林先生。关先生说:“中国式摔跤主要兴盛期在清朝,主要倡导人是清太宗皇太极,当时,他特别从蒙古请来教头教满洲青年摔跤,他要求最后要摔倒教师爷。这样,摔跤僦兴盛了起来,统一全国后,做为八旗主要要武功就带到了中原。从此,在全国推广起来。”
     真是巧极了,博主的长篇历史小说《顺治迁都》也有相应的内容介绍——

 满洲人摔跤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金代女真人的拔里速戏 《金史》卷九十一《蒲察世杰传》:蒲察世杰本名阿撒,为人多力,每遇武土角力赌羊,辄胜之。只是到了后金,“拔里速戏”改名为“布库”,满语本意为摔跤手大力士,当时通常的汉译为撩脚,此外还有布库之戏布库戏演布库摔跤角抵相扑相搏等不同的叫法。

满洲人一直沿续女真族传统文化生活中的摔跤赌羊的习俗。 后金国建立之后,皇帝们大力提倡演习布库。清代学者梁章臣在《归田锁记》中记载:“国朝皇帝多尚摔跤” 皇帝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出高八旗官兵的军事素质。

崇德二年(1637),清太宗令满洲、汉军士卒一同演练布库(摔跤),即便是亲王,甚至皇帝本人也要一同练习。

清皇室与蒙古各部建立了友好同盟之后,每到联欢宴会的时候,就要有力士摔跤表演作为娱乐。太宗皇太极曾赐封蒙古族的摔跤手为勇土称号,并叫他们传授蒙古的摔跤技艺给满洲青年。那时,军队中经常进行摔跤活动,使用这样的方法训练士兵的力量和徒手搏斗的技术,并经常与擅长摔跤的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选手举行比赛。

满洲人摔跤技术主要以脚功取胜。它的花样类别有 “绊子、大得合、小得合、大鞭子、挑勾子、划勾子、抹脖脚、搓脚、拨脚、架梁腿、扣腿”等。满洲地区的人有句谚语,描述精当,“手是两肩门,赢人全凭腿。”布库虽为徒手相搏,但技法的关键在于脚力,脚力的大小对于搏击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只脚飞出去,无论是踢、勾、扫,还是拌,都要有千钧的力量。

德川慧子等人在盛京看到安崇阿巴图鲁一脚把黑熊踢进虎熊园里,就是一个证明……


为什么说皇太极是中国式摔跤的倡导者?
关贵林先生
为什么说皇太极是中国式摔跤的倡导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