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了好久了,结论也下了好久了,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53年前,牺牲于抗洪前线的保定籍战士谢臣,被国防部追授“爱民模范”,并由民政部认定为“革命烈士”。随后,保定当地政府在其牺牲地和市区内各自兴建了包括纪念碑、纪念馆等在内的纪念设施。而位于保定市区核心位置的“谢臣纪念碑”,恐难逃拆迁命运。
为留住纪念碑,谢臣家人奔走7年,尽管一度延缓了建设进程,但并未获得实质进展。11月1日,保定市民政局就此事向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表示,当地已在烈士陵园内新建纪念碑,对于旧碑的拆除,系将分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迁建”。
此举遭到谢臣家属一致反对,由于其迟迟不愿签字,导致工程项目陷入僵持。
保定市文广新局文物保护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在保定市文保单位名录中,并无“谢臣纪念碑”一项,因此其不属于文保单位。而保定市民政局优抚处则回应称,拆除谢臣纪念碑系“集中迁建”,并非对烈士纪念设施进行破坏。
家属的意见就那么不重要吗?这种政府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的现象何时了结?全文报看后,看到了实质,虽自称无商业目的,但还是透露了要在原地建老年公寓的项目。所谓集中迁建,真实用意还是要有“效”地整合利用烈士陵园的土地,如无这些目的,财大气粗的开发商为什么又要提出给家属50万元补偿?
然而,全国这样欺负烈士及家属的迁建案件不是一件了。离保定不大远的河南泌阳,2009年10月,被曝拆烈士陵园建别墅,而且是为县人大的干部建。新闻后来无尾了,现在,又来个这。
早晨还看到清华大学的教授在讨论为集体事业献身的话题,现在又看到这个,无语。而保定文物保卫处的人及民政局优抚处的回答,更是令人绝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