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今天发表张荣明文章《陈寅恪为什么反感华罗庚》说——
1957年2月,竺可桢赴南方考察及参加华南热带资源开发科学讨论会,他终于有时间可以去探望分别10多年的老友陈寅恪。
自1943年年底,竺可桢与陈寅恪在重庆观音岩一别,“十余年未见”。由于竺可桢是管理科学院研究所的领导,陈寅恪坦率地谈到他对华罗庚的不满。
其中一条线索是华罗庚抢先争当中科院数学所所长。
恽子强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编译局副局长,他曾告诉竺可桢:华罗庚急于要筹建数学研究所,并毛遂自荐要当该所所长。苏步青原为数学所筹建中的筹备主任,按理来说既为筹备主任,自然是该所所长的首选人物,然而苏步青也有自己的弱项,不知什么原因,他在竞选所长的仕途中遭到了物理学家张宗遂、数学家陈建功的共同反对,说明并非是众望所归。
对于华罗庚急于要自揽数学所所长一职,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一开始“极不赞同”,然而华罗庚“功夫在诗外”,在竞选所长的过程当中频出奇招,“华又在到处演讲,在《人民日报》写文”。天道酬勤,经过综合考察后,中科院领导层的天平开始倾斜到华罗庚一边,院党组书记恽子强与竺可桢商谈,请竺劝苏步青自动退避三舍,成全华罗庚出任数学所所长之愿望。孰料苏步青对于中科院数学所所长一职并不十分热衷,甚至视为鸡肋,原因在于在中科院任职的薪水当时折合成实物不高,而回浙大当教授可以得到省政府的特殊津贴,故不必费心竺可桢劝退,苏步青权衡利弊之下自动打退堂鼓矣。
当年陈寅恪赞赏青年华罗庚,“认其有创造力”,但1957年之际,陈寅恪却“不以华罗庚为然”
陈寅恪这一辈身居时代学术高峰的顶尖学者皆以学问为性命,视官职为赘疣。而华罗庚无视苏步青在筹建数学所过程中已担任“筹备主任”之现状,竟抢先卡位,毛遂自荐当所长,且“到处演讲”“报上作诗”,大造声势,广博名声——此种行事风格自当为陈寅恪之不取。
读罢全文,觉得陈寅恪是对的。好好的一个数学界这华罗庚为什么突然变成了那样呢?古今中外的所长多的是,何苦为这劳什子费那么大的劳动?一世的英名,为此大打了折扣。我想,陈先生在反感他的同时,内心一定期着痛苦的惋惜。因为他曾经是那以赏识华罗庚。由此也想到好多事情,那些令人惋惜的人及其故事。也想到古圣贤庄子说过的“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那句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