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增获2015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是一件盛事。
正如国内的评论家们所说—
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这不只是童增个人的荣誉,也不只是中国的荣誉,它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它表达了全人类对于和平的热爱与尊重。这是诺奖评委对日本在中国所犯罪行的有力认证,这是诺奖评委对日本歪曲“二战”历史的强烈鞭挞。它嘉奖的是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童增,但这个举动,同时也正是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在日本,长期以来,从政府到民间,不少人把日军侵略中国说成帮助中国赶走欧洲侵略者,实现“大东亚共荣圈”,把原来教科书上写的“侵略”中国改成“进入”中国。童增的这次诺奖提名,表明作为第三方的欧洲人对那段历史客观公正的宣判。
这是诺奖评委对恶化中日关系责任的明确表态。诺贝尔奖虽然只是一个学术学问奖项,但在世界上有很强的权威性,在民间有很高的认可度,对官方也有极强的影响力。
童增被提名,说明中国对中日“二战”历史,对中日关系的观点立场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日本的歪曲狡辩被彻底否定,诺奖评委把中日关系恶化的渊源是非,以独特的方式昭告世界这是诺奖评委对混淆中日是非国际言论的高调澄清。有些国家,有些政客,有些與论,受利益、偏见、无知和阴谋驱使,弱化美化日本的侵略,日本的罪行,日本政府的鸟论。诺奖提名童增,客观上把这类人这种论调放在了真理和道德的审判台上。
童增对中国和世界和平的贡献,在当下,价值重大,在未来,意义深远。
首先,他进行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对日索赔,具有启蒙意义,启蒙民生自主,让每一个平民百姓理直气壮地站起来大声向世界喊话,向侵略者声讨。其次,在国际上为我们中国人争回了尊严。日本“二战”之后,从来就没有对中国表达过悔罪,甚至尊重也没有。他们从参拜靖国神社开始,他们在教科书上把全部侵华罪恶删得干干净净。他们纪念原子弹爆炸,把自己弄成了受害者。从来不提及中国3000万人的牺牲和巨额损失。他们做出了一系列挑衅行为,气焰特别嚣张,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童增对日索赔,是为了妥善和合理解决“二战”遗留问题,帮助抚慰受害者的心灵,追求正义的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和解与和平。索赔显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向世界揭示真相。对日索赔最大的意义,是让日本人知道他们的先辈在中国犯下的罪恶。同时,它也提醒中国人,在自己的东方有一条随时准备吃人的白眼狼。
我们这样的认识,和诺贝尔奖评委会的观点是一致的,请听他们的说法—“童增先生多年来推动‘二战’中国受害者权益的伸张,为促进这一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不懈努力,因此也得到世界上一些国际人士与组织的认可和肯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