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文公谋杀了介子推清明节应为赎罪节

(2016-04-04 07:35:10)
晋文公谋杀了介子推清明节应为赎罪节

晋文公谋杀了介子推清明节应为赎罪节
         据说,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的故事,创造了这个清明节。一向不在意逻辑的国人,为此感动。可是,我听到的是,却是,九泉之下重耳的得意的窃笑。是否说一句:“这帮傻逼”呢,不大知道。
      重耳流亡期间,没有介哥的忠诚相助,甚至是割大腿肉给他吃,他早就亡掉了。而成功之后,偏偏就慢待了人家。人家耻于当官,逃走,重耳又假意追,看后来的情形就是追杀。追不到,又听小人言,放火烧。直到把人家母子烧死。然后,假惺惺地去山上演戏——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这样的戏,只能骗那些只善良少思考的人。以便在不幸而有一下次流亡的事情发生时,好有人继续背他并把割大腿肉给他吃。
重耳,就是一个忘恩负义卸磨杀驴的王八蛋。他装神弄鬼,好人好事演得活灵活现,倒仿佛介子推辜负了君王一片好心。逃走就非追不可?追不到就信小人放火计?当年自己险些因为父亲晋献公听信小人计而被杀头,一个对小人误国有深切体会的君王,怎么会对要烧介子推的小人言听计从?不是故意,不是蓄意,谁信?鬼能信吗?小人计?你重耳是晋国头一个白眼狼式的小人。
不大同意清明节是感恩节,如非要赋予感情色彩,那建议定性为忏悔节,或者干脆直接定为赎罪节。觉得,这样才是恰当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