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沫若在《蔡文姬》里为什么让曹操称魏徵为古人呢?

(2015-09-16 18:41:19)
标签:

情感

分类: 随笔
郭沫若在《蔡文姬》里为什么让曹操称魏徵为古人呢?
      其实,《蔡文姬》这个问题我早就发现了,我相信别人也早发现了。但好像新排演的这部戏,也没有改这句台词。这就是第五幕的事——
      曹操:文姬夫人,你请休息一下吧。(向侍书与侍琴)你们把文姬夫人引下去,替她穿戴好了,再服侍上来。

蔡文姬:感谢丞相的关切。

[侍书与侍琴扶文姬下。

[曹操离座步下馆阶,曹丕与周近跟随。

[曹操在园中徘徊,有所思索。

曹操:(止步,向周近)周司马,看来这个事情是有些错综啦。

周近:(惶恐地)可是小官始终不能误会董都尉和左贤王何以会立地成为了“生死之交”。要说奇迹,实在也是一个奇迹。

曹操:(向曹丕)子桓,我现在感觉着我们有点轻率了。昨天晚上我们如果把侍琴和侍书调来查问一下,不是也可以弄清些眉目吗?

曹丕:是呵,我在今天清早才想到。我曾经调侍琴来询问过一下,但因时间仓促,我没有问个仔细。我也认为,她们或许不知道。

曹操: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看来是一点也不错的。我们这回可算得到了一次教训了!

一般人应该知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 魏徵 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常识告诉我们,先有三国,后有唐朝。也就是说,曹操称晚于自己350多年的魏徵为古人了。

 郭沫若为什么这样子玩穿越呢?难道做为历史学家的他考出了唐朝在先而三国在后吗?请天下高人发表高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