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随笔 |


看到曾国藩的这一则故事,不觉轻轻笑了,心说:“大圣,可以呀。”
曾国藩曾公开说,人分两种——圣贤和禽兽。为达圣贤,他一直修身。其中,最困难的一关是戒色。
30来岁时,曾国藩就开始在这方面隐忍。偶尔和朋友聊天称赞女眷好看,也会让他事后内疚——“不可容忍”。
当时,曾国藩的妻子身体不好,时常患病。一次,参加进士同学的团拜,由于所拜之家姬妾如云,这使得曾国藩“喜色”之心油然而生,东张西望,颇失大雅。回家后,他在日记中写到:“目屡邪视,真不是人,耻心丧尽……”
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的朋友陈源衮新纳了小妾,人称貌若桃花。曾国藩心中艳羡不已,便登门一睹芳颜。到朋友家后,曾国藩先聊了点学问,接着就夸朋友艳福不浅。这还不算,曾国藩还要一睹芳颜,朋友心中万般不愿,但耐不住曾国藩强说,便将小妾喊了出来。曾国藩见了大赞其美貌,还说了些挑逗的话,令人很难堪。回家后,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猥亵大不敬。”后来,曾国藩又和其他朋友聊起调戏之事,因此和陈源衮闹翻。他又在日记当中写到:“真禽兽矣。”
然而,他事后又在日记中骂自己“真禽兽矣。”是不是作秀给自己看不好说,但着实反应了内心的挣扎。
曾大圣虽为宗圣之后,且自己也圣,但究竟也是人肉圣,终于在人性之性中屡屡败下阵来。相传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屡吃败仗。曾国藩上书朝廷,言及“屡战屡败”。经李元度更改为“屡败屡战”,以显示其奋勇无畏的作战精神。这样,神奇效果产生了,大圣发明“屡败屡战”一法,躲过了皇后皇上的怒责,从而可以继续战斗下去。“屡败屡战”用在他这“修身养性”里,也是比较合适的。至少,也可安慰自己,并欺骗自己,让自我感觉还好,并鼓舞自己圣感很好地卓然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