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今天登了这样一篇文章,题为《北大清华争抢重庆文科状元
北大派专车接人》文章说:2015年重庆高考文科第一名昨日揭晓,来自巴蜀中学高三(1)班的刘楠枫,以704分的裸分成绩成为高考文史类分数第一,并打破2010年文科第一名(重庆八中阮秋剑)创下的688分的最高分纪录。成绩公布后,重庆晚报读者群、重庆晚报公众微信号上顿时炸开了锅……原本刘楠枫可以早一点坐动车回渝,由于北大与清华招生方争抢刘楠枫,北大方面为表达诚意,执意派专车去成都接刘楠枫。于是刘楠枫回重庆的时间,被多耽搁了4个多小时。
觉得两个最高学府这样的做法不高明,甚至是比较低的。这不是北大精神,这不是大学精神,更不是教育精神。此举在客观上,渲染了成王败冠,强化了不平等,更是对那些非状元,特别是对那些落榜生的蔑视。是小市民的小气,是小商小贩争抢客户的小动作。
清华与北大,特别是北大能出如此下策,我相信,任是想象力多么丰富的人,也想象不出来。
请问北大和北大精神,状元是一切吗?如果时代发展到今天,北大和北大精神还认同状元是一切的话,那么,对不起,北大和北大精神,我想告诉你,你落榜了,你名落孙山啦。
祝贺刘楠枫同学,同时,特别欣赏他的格言,“随性、随意,自己做人、做事和学习。”同时也担心他进入北大后会被格式化了,格式化为趋炎附势的势力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