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大声叫好
标签:
情感 |
分类: 随笔 |
灯光会持续两个小时,这是曹勇军和十几个高中生的夜读时间。从2013年冬天起,这位南京知名的语文老师办了一个“经典夜读小组”,带学生读一些经典著作。这在其他高中语文老师眼里,成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山东一位语文老师听说后感叹,“毫无疑问,曹老师做了一件很多语文老师想做却未必能做到的意义深远的事”。如此赞誉却让曹勇军高兴不起来。他回忆,当时办经典夜读小组,是因为看到不少学生到了高中,“除了考试和练习册,早已不知阅读为何物”。于是,快要退休的曹勇军试图给学生上自己心目中的阅读课。其中隐藏着这位老教师对语文教育改革还没褪去的壮志。曹勇军说,每次打开阅读教室的那盏灯时,都愿意相信自己开启的,“不仅仅是一盏日光灯”。http://cul.qq.com/a/20150402/054153.htm?tu_biz=1.114.2.3原文链接在这里,看看在校园里的所谓正规语文教学是多么地蠢猪。
《中国青年报》为这篇文章做的标题是《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足见其处境之艰难。我也看到了报道中说,有的同学中途退出了这个经典阅读小组,原因如一个学生所写——“一个学生在给曹勇军的《退出经典夜读小组申请书》里写着,“这些天我经历复杂的思想斗争。斗争围绕‘我是否学有余力’展开。虽不愿意承认,但我确实不是学习轻松的学生,如果我继续维持这种状态,很可能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赞曹老师,悲壮正是壮丽。把孩子们从孔乙己的课堂里解放出来,带领他们阅读经典,从而才有可能给他们一个经典的人生与未来,只有在那时,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经典的社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