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年顺治与日本德川幕府小姐阔论神童之道

(2015-03-21 08:06:11)
标签:

情感

分类: 长篇连载
少年顺治与日本德川幕府小姐阔论神童之道
            安崇阿一行,走在迁都队伍当中。

德川慧子:“天哪,你们的皇上是七岁的孩子吗?”

晴春:“怎么了?你觉得奇怪?”

德川慧子:“他的讲话,简直就是天音。他怎么会懂这么多?”

安崇阿:“我是他的侍卫,我是看过他读书的。你别看他小,他已经读完了《四书》、《五经》,他说将来还要编一本名叫《资政要览》的书,有一回,他读到半夜累得吐了血,要不是我姐姐看得紧,就出了大事。”

德川慧子:“你的姐姐?”

安崇阿:“是的,我姐姐是皇上的乳母。”

国田:“这样的神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安崇阿:“这也没有什么,满洲人从小就是习武读书一起做的。我们精于骑射,但不完全依赖骑射,我们知道,夺天下最后要靠的是心智。所以,把读书当成头等大事。13岁的时候,就要成家立业,就要当兵打仗。你看,你看那些孩子。我们的孩子。”

顺着安崇阿手指的方向,德川慧子等人看到一队儿童马队缓缓走过,马背上的孩子或引弓,或捧读,神情专注。

……,……,…………

             德川慧子:“皇上信佛吗?”

顺治帝:“是呀。从朕的爷爷太祖高皇帝时,我们就是信奉藏传佛教的。他老人家还在赫图阿拉城修建了我们大清第一座寺院地藏寺呢。怎么,这位日本姐姐也是信佛之人?”

德川慧子:“我?我嘛,我现在只是喜欢,也许我将来会信。”

顺治帝:“噢,好哇。朕赐你一幅字。笔墨!

顺治帝的话刚说完,小太监就在龙案上整理好笔墨纸砚,一个整张的宣纸铺在上面。

顺治帝微笑着拿起一支提斗笔,在     砚台里轻轻吸一小会儿的墨,然后,用中锋舒缓地书出“敬佛”二字,笔走得娴静,浓浓的童趣里面,隐隐约约地藏着正在发育的大气。小太监晃着脑袋“啧啧”地赞叹了几声。顺治帝得意地抿嘴一笑,提斗轻轻提起,字,写好了,他抽出一支小狼毫,在右下方题款,然后,把玉玺端端正正地放在要钤章的位置,他的小手稳稳地按着那枚玉玺,在好像是觉得可以了的时候,他这才松手。他看了看这幅完整的作品,满意地笑了。

小太监恭恭敬敬地捧起那幅字,送给德川慧子。

小太监:“小姐,你好大的福气呀!”

德川慧子:“谢皇上。皇上,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顺治帝:“该不是像范大人那样来考朕吧?”

德川慧子:“不会不会,我哪里敢呢?”

顺治帝:“姐姐问吧。”

   德川慧子:“皇上,我怎么觉得您像是个举世无双的神童呢?”

    顺治帝:“举世无双?怎么会呢?人们说的神童也就是比别的小孩爱想事情,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而已。在我们中国,这样的小孩多了。春秋的时候,老子十余岁就能预见国家危机;项橐7岁时考倒了孔子,成为孔子的老师;战国的时候,秦国的甘罗12岁拜相使赵国,使用计策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齐国的孟尝君五岁便能以语启父;西汉的时候,东方朔2岁即能暗诵《魏史》;东汉的时候,蔡文姬六岁能辨弦音;三国的时候,曹冲六岁称大象;南北朝的时候,刘孝绰6岁能文;阴铿4岁吟诵诗赋,一日千言;徐陵7岁能文并且博涉经史;唐朝的时候,骆宾王6岁就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咏鹅》诗;王勃5岁就写出构思严密的文章,常常语惊四座,8岁写《汉书注指瑕》 ;杨炯9岁中神童举,后授校书郎;李白5岁时能背诵《六甲》,10岁时已读完诸子百家之书;李贺在六、七岁的时候,就能吟诗作对;北宋司马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朕和这些先贤比起来,差远了。怎么能是举世无双呢?但是朕也和他们一样,爱想事情,对世界充好奇心。你们日本有神童吗?好像我在高丽人的书里看到有个小和尚,叫……”

      德川慧子:“叫一休,是室町年间的高僧 。”

顺治帝:“是的,是叫这个名字,他还会写字和画画,作诗。室町年间相当于我国的明朝初年吧。”

德川慧子:“好像是。”

      顺治帝:“姐姐提的这个话题,是挺有趣的。”

顺治帝说到这里,微笑了,不再说什么,手捻佛珠,但小脸上的得意还是浓浓的。(摘自长篇历史小说《顺治迁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