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民间一直传说,月饼是杨贵妃发明的。说得还特别有细节。说是天宝初年的一个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大明宫的蓬莱池畔赏月,“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开元天宝遗事》)。大约蓬莱池畔没有一个望月的最佳之处,皇帝不高兴。这还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个胡人给先人高祖送来的圆饼一直叫做“胡饼”,这名字也不怎么好听,玄宗的赏月乏味极了。杨贵妃本来就是一个很有才情的人物,情急之下,她仰望明月,智由心生,随口说出“月饼”这个名字。从此,中国出来个月饼。
其实,原来没有这么回事,这个故事倒是很美,但它是假的。
有关学者研究得出结论,在南宋以前是没有月饼一名词的。 在北宋的时候,皇家在中秋节吃“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也就是说那是“月饼”在当时的不同称呼。南宋的文学家周密(1232—1298),在记叙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好像从那时起有了月饼。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说“月饼”最早出现在明代。如明嘉靖《威县志》称,“中秋,置酒玩月,为月饼馈之。”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总之,说杨贵妃发明了月饼是不确的,是假旧闻。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即使是美丽的传说,也干不过科学研究。比如,月中嫦娥的美丽,杨利伟等人一上去,也就结束了。然而,真实虽然冷酷,但却是真正的美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