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长崎事件中还产生另一个恶果—清朝的情报大门被打开。一个名叫吴大五郎的日本人在打斗现场,偶然拾到了一本北洋水师水兵丢失的小字典,小字典中的汉文字纵横两侧,标注了0-9不同的小数字。日本情报部门立刻判定这是清军电报用的汉字译电本,通过分析这些汉字与数字,初步掌握了破解清王朝密码的基本方法。为了彻底破解密码,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故意设圈套,提供给了清王朝驻日公使汪凤藻一份汉字书写的长度适中的政府文书。次日日本电信课就顺利截获了公使馆发给总理衙门的电报。时任电信课长的佐藤爱麿利用这一汉字内容完全知晓的电报,仔细研究,终于破获了清王朝公使馆的密码。
令人惊讶的是,对情报工作麻痹大意的清王朝,在此后的外交、军事事件中,甚至包括以后的和谈过程中,竟然没有更改密码,清王朝机密的军事外交信息长期被摆在劲敌眼皮底下。
为此,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政府秘密授予佐藤爱麿三等勋章和养老年金的特别奖赏,后来佐藤青云直上,曾经担任7年的日本驻美大使。
如果这篇文章说的是史实,那么,就等于甲午战争输在嫖娼上面,输在不争气的男根上面。如是这样,那么,输就是必然的。但又绝不仅仅是这么一点点。这只要看李鸿章在接到8月13日嫖娼殴斗报告后的批示,就能看出朝廷的亡自尊大,他说:“弁兵登岸为狭邪游生事,亦系恒情。即为统将约束不严,尚非不可当之重咎,自不必过为急饰也。”1886年8月15日,李鸿章授意全舰队放假一天,并允许450名水兵自由观光。虽然丁汝昌明令禁止水兵执军械上岸,然而据日方记载,许多水兵手执棍棒刀器,其中包括从日本古董店购买的日本刀。由于两天前的纠纷所带来的不满,观光很快演变为了械斗。据日方记载数名清兵伏击并杀死一名警察,引发了械斗。将早有防备的警察数百名将水兵分割包围,配合街边市民展开石块攻击。事后统计显示,水兵方面有五人死亡、44人受伤、五人失踪(一说为十人死亡)。警察也被打死五人、30人受伤,而长崎市民亦有多人受伤。
现在好多人为李鸿章著文说所谓公道话,那别的且不说,仅此这一条,说他在甲午战争中有罪还委屈吗?
任何战争都有战败的一方,但败在士兵嫖娼斗殴上面,败在长官姑息纵容士兵嫖娼斗殴上面,历史上比较罕见。由此看来,甲午之耻更多是自耻。先是惹事,后来又是担不了事。表面上看是士兵嫖娼斗殴,实际上是烂得不成样子的政府腐败。比如文章中提到的一个细节,斗殴现场北洋水兵丢了情报,而“令人惊讶的是,对情报工作麻痹大意的清王朝,在此后的外交、军事事件中,甚至包括以后的和谈过程中,竟然没有更改密码,清王朝机密的军事外交信息长期被摆在劲敌眼皮底下。”人家获得了情报后,准备了8年,我们在这8年里却毫无准备。这还打什么仗?我的天!李鸿章这位北洋大臣是干嘛吃的,光顾吃了“李鸿章杂粹”吗?据说他在美国的时候喜欢将西餐和中餐绊起来一起吃。 因此还成就了一道中国没听过外国人没吃过的“李鸿章杂粹”然而,这又岂止是李鸿章一个人的事?嗨,我们有多少历史都是长叹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