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里为什么对“七夕”的描写躲躲闪闪?

(2014-08-02 17:26:57)
标签:

文化

《红楼梦》里为什么对“七夕”的描写躲躲闪闪?
           《红楼梦》里描绘了许多传统节日,像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浓墨重彩,而最浪漫的七夕节却很少有表现,有关专家仔细搜寻,才搜出如下一些关于七夕的支言片语——   

     《红楼梦》最早描写七夕的地方是源于一出戏,出现在第18回元春省亲点的四出戏里,元春点的是《豪宴》、《乞巧》、《仙缘》、《离魂》。七夕又叫乞巧节,《乞巧》出自《长生殿》第22折《密誓》,讲唐明皇与杨贵妃七夕盟誓,感动了天上的牛郎织女。有专家指出,这出戏很可能是影射贾元春的命运。

  接着是,第31回回目叫“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熟悉古典诗词的都知道,“双星”一般指牛郎星和织女星。而七夕恰恰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这里的白首双星据红学家考证是指宝玉和湘云。

     到40回后七夕信息开始密集出现。第40回薛姨妈行酒令,鸳鸯说:“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说的是:“织女牛郎会七夕。”第42回王熙凤因女儿有恙,让刘姥姥给女儿起名,刘姥姥问其生日,凤姐说是七月七,刘姥姥便给起名叫“巧姐”。《红楼梦》人物生日多与节日有关,元春是春节,黛玉、袭人是花朝节,探春是上巳节前一天,宝玉、宝琴等是芒种或端午前一天。第50回宝钗等人做灯谜,宝玉作诗谜道:“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提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这个琅玕节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指道教的七夕节。谜底一般认为是风筝,诗里说的明白,风筝本是春天才放,至夏天七夕后多雨,一定要收藏好。

  第78回贾宝玉撰《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有一联曰:“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这里除提到七夕,还提到了鹊和针。鹊指搭鹊桥的喜鹊,针是女红工具,织女是女红专家,所以古时女子七夕穿针乞巧。

       100多万字的容量,只给七夕这样一点点比例,这也太不成比例了。

     这是为什么呢?正如我刚刚看到一位学者讲的话,“七夕是悲剧,不宜做中国的情人节。”他说的对呀,天各一方,骨肉分离,这还不是悲剧吗?中国人心里脆弱,忌讳特别多,曹雪芹下笔时不能不顾及这个现实问题,贾府那么讲究的一个大家庭,不可能为一个悲剧举行什么纪念活动,所以,老少爷们丫环小姐,没有人过这个节日。另外,中国古人认为七不吉利,跟死亡有关,女子逢七就更加不吉利,能回避就回避,能破解就破解。第42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音”凤姐说巧姐生日那句就暴露了曹雪芹的忌讳秘密,她说:“正是养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虽是村中老妪,但世事洞明,说取名巧姐是“以毒攻毒,以火攻火”,一句话说到凤姐心坎里。

      从这里可以看得明白,为什么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对七夕这个节日躲躲闪闪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