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重庆晚报》今天报道说,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高三学子都在紧张考试。然而,同为高三学生的卢彦杰却早早地做出了放弃高考的决定。昨日,他为自己的最新发明———水燃料涡喷发动机,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希望以此来争取免于高考进入重庆大学的资格。
昨日上午10点过,18岁的卢彦杰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在沙坪坝区保利康桥小区一间套房举行。事先,他通过各种途径请了14家媒体,到场的只有8家。
“感谢大家抽空来参加我的新闻发布会。”卢彦杰以此作为开场白,介绍起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水燃料涡喷发动机。
卢彦杰称,这个发明创新在于首次在微发领域采用以水为“燃料”的引擎,采用油循环冷却气化系统,利用燃油对发动机的主轴部分进行降温,再利用高温的特点汽化燃油,达到一个好的汽化效果。
卢彦杰坦言,举办这场新闻发布会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大家展示发明成果,二是希望通过媒体报道,能够获得重庆大学免于高考入学资格。
卢彦杰的确是一个发明天才,在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NOC创造发明大赛等大赛上多次获奖。
初中升高中时,他凭借无人机等发明被重庆市实验中学破格录取(本报2012年4月9日曾报道)。去年4月,他凭借重庆市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成绩,获得重庆大学专项奖并获得该校自主招生免笔试资格。今年3月29日,他通过该校自主招生面试。
去年暑假,他休学在家潜心搞发明创造,和一位爱好航模的朋友开了一间科技工作室,靠经营自主研发的航模图传天线维持生计。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祝天下考生蟾宫折桂。但,《重庆晚报》这个新闻,无疑是燥热的考试日中的一缕清风。高考是什么,是测试人才,高考为的什么,是为国求贤。那么,卢彦杰是不是人才呢?从报道上看,是人才,而且是超人才。那么,他的希望免试的想法不对吗?应该没错,但是不行!重庆大学回答得很干脆,“不参加高考不能入学”为什么呢?重庆大学招生办主任刘西蓉,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卢彦杰已经获得学校自主招生免笔试的资格,面试时得到了评委老师很高评价,但自主招生入学有个硬性规定,就是必须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不通过高考就入学,政策上不允许。
比较而言,孩子的做法是新鲜的充满革命性的,而大学的做法是陈旧的,是胶柱鼓瑟的。
卢彦杰虽然放弃了高考,但面对僵死的制度,他考中了,而大学在这一场考试中,不但不及格,而且考糊了。有理由相信,此事放到两千多年前,如果孔夫子遇到了这么一个考生,他一定会说:“我主张有教无类,孩子进来吧,我收了你。”看看卢彦杰的答记者问吧——
记者:如果你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进入大学资格,有没有觉得这会对其他学生不公平?
卢彦杰: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存在不公平。参加高考的学生是用考试分数得到大学认可,而我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争取得到大学认可。
记者:以这种方式上大学,胜算有多少?
卢彦杰:我没把握,只是希望给自己一个机会,试一试。
记者:如果申请免试失败,打算怎么做?
卢彦杰:申请失败后,我还是会继续努力创业,学习自己有兴趣喜欢的学科,然后等经济成熟的时候申请美国的大学。
他很从容,他很小,但他对天地的认识比成年人要广阔。最后一句话是,我不希望这么天才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去了美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