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医破译《儒林外史》中范进全愈的密码
http://blog.sina.com.cn/u/3856412552 与曾剑锋先生论剑之一
《儒林外史》中有一章,叫《范进中举》,说的是范进中了举人之后乐过劲,疯了。乐极生悲,夫人哭,孩子叫,大家正在束手无策之时,他那杀猪的岳父突然从市场卖肉归来,一个耳光上去并且配之以一顿臭骂,他竟奇迹般地好了。好多读者以为这只是作家吴敬梓的讽刺艺术,为的是让人看了发笑。其实不然,著名中医曾剑锋先生的一次临床证明了范进全愈的真实性。
我,向来是不大相信所谓神医的。但曾剑锋先生确实让我看到了神奇。
曾剑锋先生,57岁,中华医学国际发展联合会资深研究员。表面上看去,是个平常人。但与他握手,与他聊天,听他讲课,你会感到他的超乎寻常。您会感到他一身剑气八面威风。
他的敌人是疾病,他剑指疾病。
请看他关于气病的理论——“无形就是气,有形即为人。气生万物,气病万物,气亡万物,气救万物”这是他著作《气病论》的核心理论。
那么,他的剑术究竟如何呢?有一天,当代范进找上门来了。
2013年7月16日,剑锋先生接待一位湖南永州市女患者黄xx。她当时60岁,农民。看上去,又疯又颠,满嘴胡言乱语,不时伴有狂燥情绪。
她的丈夫介绍说,“十五年前,我们的一双儿女考上了大学。我是村小学的校长,我知道我们村的历史,在我们孩子之前,没有一个大学生。她就高兴成这个样子。”
他们夫妻俩生了一对双胞胎,一男一女。那一年,兄妹俩同时考上大学。辛苦了半辈子的妈妈,双手攥紧两张录取通知书,站在高坡上,放声大笑,说:“考上了,两个都考上了!考上北京了,考上天安门了!”她拿着两张通知书就往外乱跑狂喊,”从此,每天都要偷偷地笑,并且自语说:“考上了,考上了……”她有时昏睡,有时劳倦静坐,精神恍惚,寢少梦多,常在梦中叫醒,醒后困倦无力,平时饮食减少,面色枯黄。
黄某某的丈夫说:“曾医生,救救我媳妇,请您救救她……”
曾剑锋摆摆手,让他扶着妻子坐下来。他开始“望闻问切”,诊查症状为,“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舌质淡嫩,苔白腻,脉沉细缓无力。体温35.9℃,血压:95/58mmHg。”
黄某某的丈夫急切地问:“先生,我媳妇有救吗?”
曾医生看了看黄某某,又看了这个焦急的丈夫,慢慢慢慢地开了口,“你媳妇得的是暴喜病。也叫“暴喜气散证”。暴喜过度,会出现心气涣散不收,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严重的,就要出现心神散乱不敛之狂、癫、痴、笑不休等精神失常之症状。《儒林外史》中的主人公范进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这个你应该知道,语文教材里经常选用的。范进,这个人他从十几岁参加科考,一直考到五十多岁,才考中了举人。当接到喜报之时,范进暴喜过度,而致心神涣散,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四处乱跑。这个因暴喜而致神经错乱的例子,就是暴喜气散致癫的典型病案。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世皆有之,人皆有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一书中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由此可见七情致病往往直接影响脏腑气机的生理功能,导致人体气机紊乱,使阴阳气血失调,而造成‘七情内伤’的神志病变。这说的就是有之于内而形之于外的意思。
确实,人的情志变化与人的五脏有密切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并将喜、怒、忧、思、恐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之志,即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活动及其变化与五脏功能相对应,人的情绪变化归为脏腑生理活动的表现。所以,在我看来,当五脏精气充足,气机条畅,人体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所作出适度的‘七情’反映就正常;反过来,人的精气不足,气机不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无法适度承受,就会产生‘七情’的病理状态。同样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本书,还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情志为病之病的关健,是因为它导致人体气机的紊乱,从而引起气之运行升降失调。《灵枢•寿夭刚柔》上说:‘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脏病。’因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和气机升降出入的形式不一样,它们不同的情志刺激对脏腑气机的影响也就不相同。《素问•举痛论》一书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矣。’情虽分五脏,然心为主,故七情所伤,以心为本。《灵枢•口问》上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皆摇。’《类经》上说:‘是情志之伤,虽五脏六腑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以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这样说来,各脏情志都与心有关。‘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气主血脉而藏神,故心为情志之源。喜为心志,在正常情况下,喜是一种良性情绪反映,既能缓和精神紧张,又可让心情愉悦舒畅。《素问•举痛论》上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不过,凡事不可过度,暴喜过度就伤心。《素问•本神》上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中国古代经典医学著作,早已经把这个道理说得淋漓尽致了。”
说到这里,根据黄某某的症状,曾医生开出了五个处方,1中药方:炙黄芪150、党参50、白术30、茯神30、远志30、酸枣仁30、夜交藤50、五味子30、当归30、熟地50、附子60、肉桂20、炙甘草30,共5剂;煎服方法是:附子打开盖先煎2小时,余药加盖住药的水浸泡着,2小时后将浸泡的中药倒进所煎附子里同煎40分钟,煎成约100ml药计,倒出来,暂不喝;再加水文火煎20分钟,入肉桂再煎20分钟,取汁100ml,两次混合共200ml,平均分4次温服。2食疗方:猪心一个,切开再割成细瓣,用2克朱砂匀撒在猪心中加点盐,蒸吃,每天一个,连续5天;猪肚一个,山药20克、莲子30克、龙眼30克、红枣15枚煲汤喝。3、理疗方:因病久正气不足,选针:鸠尾、神门、太冲、涌泉、心俞、肝俞、间使、足三里等穴,用补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4、情志方:根据患者暴喜致癫的病因,曾医生采用“恐胜喜”的“以情胜情”之特色疗法。他事先做了巧安排。当着患者面,他请两个民警把黄某某的丈夫上了手铐,并且气汹汹地说:“你小孩没考上大学,你考试作假……要把你关进公安局,缴回假通知书。”这一恐吓,竟把患者吓得全清醒了。她说:”警察同志,你们放了我老头,通知书我放着,我还给你们……5、输液方。(1)9%生理盐水150ml、黄芪注60 ml;(2)5%葡萄糖注150ml、参麦注50ml;(3)0.9%生理盐水150ml、刺五加注80ml,(静滴5天)”
那么,曾医生这五个方子的根据是什么呢?
且听他说——
“这是根据“百病皆生于气”的观点,我制成“益气健脾养心汤”来医治你妻子。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大补脾、肺、心诸脏之气,以益气安神为君药;以远志、酸枣仁、茯神、夜交藤、五味子诸药养心安神为臣药;当归、熟地补血滋阴,合附子、肉桂温里生阳,使阴阳平衡而定志安神为佐药;炙甘草补中气、去附毒、缓急补而调和诸药为使药。这些药综合使用,会起到敛心健脾益气安神之功效。
另外,加上大量参麦注,这是为了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速效进行调节;大量黄芪注,是为了加强学习和记忆功能,也对神经系统具有特效调节作用;再用朱砂蒸猪心吃,吃猪心,以脏补脏,目的是重镇安神。整个治疗过程以中药输液、食疗、针炙、心疗及情志疗法五方合用,在临床确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癫狂的病理本因为气虚,除补气求本之外,应考虑本虚致标的病机,因气虚气化功能减弱,不能将人体废水液气化为汗液与尿液,停留于人体就化饮生痰,痰阻清窍,神明受阻,乃为癫发狂。所以,在临床应该兼去饮化痰以治其标;又癫狂为病,多为情志所伤,或谋为所失,或屈无所伸,或怒无所泄,或思虑郁结均致肝胆气逆,木火合邪,酿为东方实郁,郁则化火,火炽发狂,治以清火为标,补气为本。故治应标本兼顾,如狂火旺盛,先清火以治其标,已时(调脾经)至未时(调小肠经),选服抽薪饮(黄芩、石斛、木通、桅子、黄柏、枳壳、泽泻、甘草)或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山桅)或三补丸(黄芩、黄连、黄柏),酉时(调肾经)至子时(调胆经)服益气健脾养心汤以治其本。若癫痫痰壅清窍,应先化痰通络以治其标,寅时服生铁落饮(贝母、天竹黄、胆南星、橘红、连翘、黄芩、山桅、龙胆草)清火涤痰以调肺经,已时至午时服益气健脾养心汤以调脾心两经。这个方法标本兼治,泄补合用,这样,可以相得益彰的效果。”
那么,效果如何呢?
十天以后,7月26日,黄某某的丈夫又领她来到到了曾医生门诊,曾医生经过复诊:黄某某体温36.4℃,血压105/65mmHg,缓脉消除,脉沉细稍有力。舌仍淡嫩,但白腻苔消除,饭量增加,梦中叫喊消失,人精神好多了,脸色萎黄转为正常光泽,精神恍惚消失。但仍然语无伦次,神志不清。
于是,针对这种状况,曾医生提出原方续用5天,并笑着说:“再过十天,你带她来我看看。”
2013年8月26日,黄某某在丈夫的陪伴下再次来到曾医生的医院,其精神面貌竟如常人一样。
曾医生为她进行了三诊,结果是,“体温36.8℃,血压112/70mmHg。脉弱,舌质舌苔均正常,神志清醒,诸症消除,但心存胆怯。”
曾医生扶着她坐下,含笑对她说:“大嫂哇,你家儿女经查实还是自己考上的,但你们村考上很多大学生,这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黄某某一听这话,脸一下阳光起来。她兴奋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公安局和医生。”接着,曾医生继续给她用益气健脾养心汤,时间是15天,这是为巩固疗效。
临走的时候,曾医生对她的丈夫说:“带她去外面看看玩玩,让她开心生活。没有事了,我告诉你,你爱人,她现在完全好了。”
2014年春节,黄某某和丈夫一起来到曾剑锋的医院,他们送来一面锦旗,上写十个大字 “多谢医生拉我重回人间”。
她的丈夫又掏出一笔重金,要给曾医生当酬金。曾医生笑了,他说:“你妻子的病已经好了,你听我的话,就拿这笔钱带她旅游去。”
“当代范进”的疯病就这样治好了!
那么,曾医生为什么要开出那第四个特殊方子呢?即“情志方”呢?
曾医生说:“神气致病,情志所伤。《证治要诀癫狂》上说:‘癫狂由七情所伤。’凡外来强烈而持久的刺激,超过其耐受限度,就会引起神气病变。这类神气病,除采用中药治疗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内经》五行生克乘侮规律,顺着情志相互制约关系,并‘以情胜情’来达到治疗目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恐胜喜。’恐为肾志,肾主水,喜为心志,心主火,肾水可制心火。暴喜气散证,是因喜太过则‘神惮散而不藏’,神气外散而不能藏收,就利用‘恐则气下’的规律,将气之下夺去抑制神气的惮散不收。以制情志之平衡。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暴喜神志错乱之后,是他平时最惧怕的岳父胡屠夫,一巴掌就把他打清醒了。这个完全符合中医神志疗法的理论,吴敬梓并不是胡说八道。本案患者黄××,也被公安之善意恐吓而完全清醒了,这都是情志病‘恐胜喜’的典型病案。”
现代西医的神经病医院治神经病除用镇静药来控制病情之外,再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传统中医历代大家都认为“痰火”乃癫狂之病因,作清火化痰的方法来医治,治愈的也并不多见。曾剑锋医生独辟溪径提出“亏气”为患经神病之本因,以大补气和情志疗法相结合的方法治愈了神经病,不失为中医特技疗法。应试教育的弊端还没有完全根除,那么,就难保我们不再继续出现范进。然而,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