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视创作应告别傻式请回莎氏

(2014-04-06 07:18:11)
分类: 随笔
影视创作应告别傻式请回莎氏
     还有17天就是莎士比亚的生日了,我不由得想起了这位戏剧王。说想念,似乎更好。我真的很想念他,这是因为看不到他。
   当下,影视剧空前高产,主要原因还不是有什么了不起的戏剧精神,而是因为这一行业是暴利所在。而正因为追求暴利,多数作品没有思想,或者说没有什么高级的思想。有什么呢?有低级快感。
    走进影院,打开电视机,经常看到的是傻子(不一定真傻,但本质上也就是真傻)创作的傻戏给傻子看,无价值的笑料,无意义的故事,“嘻嘻哈哈”一番之后,一无所获。酒肉穿肠过,心中却并无佛祖。从神剧到谍战到伦理到青春,没有多少能深入心,诚心诚意地与观众交流,并给人美好的享受和启发。因此,多年以来,看不到经典。其原因,正如李安所说:“只认钱。”如果艺术家只兢兢业业地歼灭人的智商,造就出一批又一批只知道欣赏“插科打诨”并跟着起哄傻乐的国民,那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钱是要赚的,但把大家都弄成了不识数的傻瓜,终究没有什么好处。都傻光了,只剩下你等,那么你奸也无用。率领一群机器人赶生活,你真觉得有趣吗?
    美不在的地方,艺术也一定是不在的。别的不用多说,说的再多也是骗人。
    这使我想到了莎士比亚的戏剧精神,莎士比亚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 
    莎士比亚出生于1564年,逝世于1616年,相当于中国明末清初的人。无疑是古代人,那么请问,我们当代的影视有多少作品具有他的戏剧精神?是那些胡编乱造的滥片子吗?是那些标语口号式的“木偶戏”吗?当代人理应比古代人先进一些,但为什么竟不如?艺术水平可以不如,但艺术精神为什么竟也不如呢?
   假如我也可以有想法的话,那么,我的想法是,如果实在创作不出有人样的作品,那么不妨复制古典吧,让人们看看莎士比亚等大师的作品,起码做个聪明的文明人是没有问题的。长期食用经典的人与长期咀嚼蛆虫的人,绝对是不一样的。不信我们就试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